鲁汉明:铁一样的脊梁铁一样的兵

铁路评论   2019-05-20 13:02:58  223浏览 作者:徐天兵  审稿人/徐天兵

4月24日上午,地处中俄边境的牡佳客专正兴隧道顺利贯通,这是中铁十一局二公司牡佳客专项目第一个贯通的隧道,也是三工区经理鲁汉明的又一项杰作。

今年56岁的鲁汉明是一名1982年参军的老铁道兵,三十多年来,他先后参加了兖石铁路、向吉铁路、武广高铁、济泰公路、平钟公路等十余项重大工程建设,一路从材料员、劳资员、测量班长、队长干到管理组长、副经理。说起牡佳项目地处东北边境,风烈地偏、艰苦严寒,他却不以为意,“我干过的项目,比这艰苦的多了1

“参加工作37年,前面一半时间基本上都是靠人力施工,机械落后,施工设备非常少”,鲁汉明介绍说,“碎石、砂子、混凝土全部靠铁锹和手推车运输,一百多方往往都要干一天一夜。干活的都是自己职工,自己打风枪,自己立模板,就连最简单的高墩养护都艰辛无比,每天中午用竹竿绑着小水管举到墩顶,一举就是几个小时,养护一次下来,胳膊都不象是自己的了。”“记得在济泰高速公路时,由于连续施工,我当时实在疲乏得不行,半夜里干着干着就在工地打起了瞌睡,幸亏最后关头清醒了过来,要不差点就从桥墩上掉下去了1鲁汉明的记忆里,满满都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2001年,鲁汉明参加朔黄铁路黄骅港段施工。项目地处渤海边上,到处都是盐田和浅滩,平均水深达1.5米。施工时,要先用两层砂袋沿着边线垒码出两道2米宽、1.8米深的堤坝,把路基范围围出来,然后再抽水清淤。“每天5点钟起床,穿着衣服下水,在齐胸深的水里抱着装袋清淤。”鲁汉明说,“全队70多名职工看着呢,我作为队领导更得以身作则,带头下水。”“一整天都在盐水里泡着,手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在淹过胸部的水里,干活特别费劲,一不小心,还会喝一口又苦又涊的咸水1

“最艰苦的还要数厦蓉高速。”鲁汉明回忆说,“项目地处贵州三都县,山高谷深、怪石嶙峋、峭壁林立、人迹罕至,施工便道都是我们自己沿着大山修上去的,坡大沟深。脚下是悬崖,头上不时有落石,每一次去工地都是胆战心惊。”“由于场地受限,人只能住在便道下面的山沟里,那里潮湿阴冷,被子整天都是湿漉漉的,大部分人都出现了皮肤过敏现象。条件艰苦不算,还非常危险。住房顶上就是运输便道,有一次,上面一辆大货车的轮胎掉了下来,把整个驻地的人都吓了一跳,还好最后有惊无险。泥石流、山洪更是家常便饭,时不时来上一次。有一次,洪水把项目进出道路冲断,项目几百号人粮食蔬菜都吃没了。于是鲁汉明带着全队职工,一大早出发,涉水徒步10公里,到三都县城买了米面蔬菜挑回来,这才保证了项目正常生活。

在鲁汉明的记忆里,风里雨里、抢险救灾、通宵加班都是常态。07年夏天在武广高铁施工时,一天夜里,桥墩正打到一半,突发的洪水把便道冲出了一条2米深、12米宽的深沟,鲁汉明组织3台挖机、带着副队长、安全员等20多名职工,冒着暴雨抢修,花费了两个多小时才修好。09年在厦蓉,由于砼输送泵车经常堵管,每次砼浇铸,他都是通宵守在工地。当连续梁主墩施工时,因一次性要浇铸600方砼,一个拌合站无法供应,他就从相邻的隧道协调砼,水泥全部是人工倒的,连续施工了两天一夜,50个小时没有合一下眼,也就在这次,他落下了高血压的毛玻

在牡佳项目部,鲁汉明主管的三工区,每月都会得一面流动红旗,他用无声的行动,为项目部一些抱怨条件艰苦的同志树立了一个标杆。他用铁的脊梁,树起了一座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丰碑,他也因此获得中铁十一局二公司“爱岗敬业标兵”的最高荣誉。(徐天兵  审稿人/徐天兵)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