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枯燥无味”到“乐此不疲”的演变

铁路评论   2019-05-03 20:19:29  237浏览 作者:张光林

本站深圳讯:大凡从事过宣传工作的人都有亲身感受,认为这项工作太枯燥,在没有电脑前就整天的趴在桌子上爬格子,绞尽脑汁的想点子,费尽心思的写稿子。现在有了电脑,可在电脑前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不挪窝。高兴时要写,遇到烦心事也要写,谁叫你就是从事的这项工作,不写出不了成绩,不写谁给你工资。因为她的枯燥,很多人不愿意干;也因为她的特殊性,一般人想干却干不了。这也就在这个行当形成了一句“好汉子不想干,赖汉子干不了”的顺口溜。

我从事宣传工作整整34年,选择这项工作也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想。还在我刚上小学时,偶尔在路边捡到了一张湖北孝感报,报上一些人物消息不免使我想到本村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争得大集体年代一日劳作的几个工分,依然与村里的中年妇女们一样起早贪黑,重活脏活抢着干却从无怨言。当时我就想,如果能把这位老太太的事迹写成消息发表在媒体上宣传一下该多好啊!可心有余力而不足,别说写宣传报道,当时连一篇完整的作文都写不好,但我还是萌发了一个梦想,长大后一定向这方面努力,用手中的笔把一些自己认为比较突出的人和事写成文章发表在报刊、电台上。

1978年底,我带着这个梦想走进军营。入伍后,我购买了一些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无论军训多么辛苦,不管日常工作多么繁忙,我总是忙中抽空看看书本的知识,看看报上别人写的东西,并试着开始写写。后来调到团部工作,工作之余我就经常到宣传股报道组与一些新闻报道员进行交流,也把自己看到的一些感觉有新鲜感、比较典型的人和事写成“豆腐块”拿去请专家们进行指导和点评。只要他们觉得有价值,一次不行两次,多次修改、学习和借鉴。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石沉大海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和自己永不放弃地追求下,终于从无到有,一条300多字豆腐块的见报,激起了我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千层浪。在后来的两年时间里,我进步较大,每年在地市以上报刊和电台发表各类稿件(文章)大增,还被公司(因1984年元月铁道兵集体转业编入铁道部,团部改制成公司)评为业余报道骨干。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也为我后来从事宣传工作并不断得到进步与提升奠定了基础!1985年6月,由于领导的信任和工作的需要,我被调到公司宣传部报道组从事专职对外宣传报道工作,两年后被提拔为新闻干事,由一名工人转为企业的干部,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干好宣传工作的信心。在1990年9月至2006年2月的七年间,我先后调到湖北和上海两个新的单位也一直从事宣传工作,不管到什么单位,我都能较快进入工作状态,开启新的征程、谱写新的篇章。期间也由一般的新闻干事晋升为电视台长(企业内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等职务,进入公司中层管理干部行列。2006年3月,已经年过47岁的我,由于分管工作出色,成效显著,加之宣传报道工作多年被多家报社评为优秀新闻骨干而被破格提升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成为一名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虽然分管了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检部、工会、团委等部门,平时业务工作比较繁忙,但却从未放下宣传报道的念头,总是忙中抽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成消息、通讯、言论、散文、报告文学等载体的宣传稿件发出去,每年在地市以上报刊、电台、网站等媒体发表文章少则800多篇,多则达到2000多篇,宣传报道工作已经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今年已经进入退休年龄,按照集团公司的规定,六年前我就已经从领导岗位上退出二线,现受聘于一家中铁建系统下属集团公司华南片区的一家施工企业,主要负责该单位的党建思想、企业文化、纪检监察、群团等工作,工作之余却始终把对外宣传报道作为自己的一项业余爱好,不仅自己带头写,还指导和带领身边的业务报道爱好者共同写,在自己获得了集团公司年度宣传报道表彰奖励的同时,也为这个片区立足华南、滚动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了较好的宣传鼓动工作,这也是我从宣传工作“枯燥无味”到“乐此不疲”演变的真实写照。

(张光林)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