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救人”是暖还是寒

铁路评论   2019-03-21 09:44:45  158浏览 作者:楚西娴

3月17日,南宁铁路局一列在由柳州去南宁东的动车上,一名40多岁的男性乘客,突然左幅疼痛,伴恶心,大汗淋漓,乘务人员在广播求助后,广西一女医生前往救治不适乘客。在患者情况好转后,该医生却被乘务人员要求出示医师证并手写情况说明“签字画押”,该事件引发网民热议。

这本应是一起医生旅途中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暖闻,却因乘务人员拍照录像、索要医师证、手写情况说明、留联系方式让救人的陈医生心寒。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广播找医生”是非常常见的,但是救人者在见义勇为的时候,又担心产生不可预见的风险,这是许多医生的担忧所在。

同样是“广播找医生”,3月4日,在上海开往郑州的G1924高铁上,乘客刘先生躺在座位上面露痛苦,腹痛伴随心慌,乘客秦宝山医生听到广播里的求助,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赶往患病乘客所在车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救治,刘先生的腹痛症状得到缓解,得知患者检查结果均正常后,秦宝山才放心的离开。秦医生说:“这是一件很小的事儿,作为医生都会帮忙。”患者心里暖,施救者心里暖,网民的心里也暖。  去年,一条《医生在火车用筷子紧急救人》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榜。在武汉至上海的动车上,一名乘客突发癫痫,乘客周民听到广播后,立即赶往施救,经过紧张的救援,患者最终脱离危险。但事后,周民医生竟因在救治过程中为防止舌咬伤“用毛巾裹住筷子塞入患者口中”的行为被指不专业而上了热搜。有网友认为周医生的做法是实用的,能够随机应变,物尽其用;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舌头没那么容易。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四条的“好人条款”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说明法律也是希望促进在危急情况下施援的行为,排除极小概率的恶意施救,让大家更积极地帮助他人。事实上,实施紧急救助并不以有医生资格为前提,也不须以医生身份进行,医生只是因为其专业技能,更有利于实施紧急救助。

  医生救人和执业行医的两种行为是截然不同的。“执业”必须在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同时也存在获取报酬等与执业相关的行为;而救人时的医生只是一位热心的普通群众,即使判断失误或救治失败,也不会因为《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执业地点”和“执业范围”的限制而惹上官司。

“广播找医生”找来的医生,具有的不仅仅是施救技术,更是热情的心。对施救行为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让好人做好事无后顾之忧,我们的生活环境才称得上是温暖的大家庭。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