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牛刀初试展风采——记中国中铁技术标兵余纲
铁路评论 2018-07-23 15:20:04 179浏览 作者:车春兰、夏琼6月30日的武汉,骄阳似火,一如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试验竞赛)表彰现场等待宣布结果的人们的心情。此刻,中铁七局武汉公司长信分公司27岁的参赛选手余纲既紧张又满怀信心。
余纲自2015年从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入职以来,虽然先后取得了铁道部试验检测员证、内部校准员证、钢结构无损检测RT二级证和UT二级证等证书,但真正参加的竞赛也就一两次。在一个多月前,他在集团公司“第十一届员工技能大赛试验工比赛”中,夺得了个人总成绩第一名,获得“中铁七局技术标兵”称号。这次,他代表集团公司参赛,也是给自己定过目标的——个人成绩进前五,团体成绩保三争二。
“要么不想,要么去做”。余纲的QQ签名,写出了他的心声。最终,他取得了个人第四名的优异成绩,并荣获“中国中铁技术标兵”称号,团体成绩荣获第二名,创造了集团公司成立以来试验技能大赛团体及个人的最好成绩。
初出茅庐挑大梁
化学检测是工程检测中较为复杂、繁琐的一项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中铁七局武汉公司长信分公司由于一直缺乏化学专业的人才,化学分析的检测工作一直没有开展。当余纲作为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进入公司时,分公司领导犹如看见了希望,对他委以重任——组建化学检测组。
对于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然而,他没有退缩,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白天,他泡在实验室里对照规范熟悉试验流程,练习手法。晚上,他抱着《水泥化学分析方法》、《水泥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等专业书籍一本本地啃,一点点地记,经常学习到深夜。第二天,他又将前一天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每天要求自己熟练掌握一个新内容。
为了快速掌握粉煤灰、外加剂、膨胀剂等原材料中硫酸盐含量、甲醛含量、氧化硅含量等100多种参数的化学检测方法,余纲吃饭时在想,睡觉时还在想,上班时间在做,下班和周末还在做。周末的实验室,因为他的到来,常常连续五六个小时,呈现出化学反应的神奇魔力。
标准规范的学习,作业指导书的确定,记录报告表格的设计编写,试验室的设备规划,药剂的选用,在余纲和小伙伴们的不断努力下,化学检测在短短的三个月的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质的突破,并于同年9月使该分公司顺利地通过了室内环境的资质评审。
2016年初,余纲以精湛的化学分析技术在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组织的“水泥中的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检测能力验证”中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简单的“满意”二字,是对该分公司化学检测能力的验证,实现了该分公司化学检测从有到精的跨越,极大地提升了长信公司在检测行业的可信度。
打破局限提素质
为打破所学专业的局限性,余纲积极参加分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及竞赛,全方面学习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知识,主动增长试验检测领域的各类检测技能。
2017年4月,在混凝土组人手紧缺的情况下,他培养好化学组的接班人后,主动请缨调到混凝土组。虽然,他知道混凝土组相对来说,体力上更累些,配合比设计方面经验也显得更为突出,但是他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从最基础压试块做起。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出当天到期的试块,不厌其烦地将10多斤/块的试块一块一块地搬进压力室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然后又一块块地搬到留样区,对应着放好。刚进混凝土组的某一天,他自己也不记得来来回回搬了几百块试块,只记得在那个凉爽的4月,他浑身都湿透了,顾不上吃饭倒头就睡着了。
通过反复试验以及数据分析,他总结出了试件形状规整度、表面光洁度、试验机压板厚度、球座灵敏度、位置偏心度、加载速度、试件取出时间长短等对试件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不断学习研究规范,不断设计混凝土配合比,不断验证配合比设计,他很快掌握了配合比设计和各种原材料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
2017年5月,一个外单位的项目部因现场浇筑混凝土强度不够,导致施工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刚刚接手混凝土检测的余纲受领导委托,奔赴该项目部解决问题。他对商混站混凝土所用原材料逐一排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并现场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调试。依据对原材料品质的分析,并结合自己平时积累的经验,快速找到了问题所在,并制定出解决方案,及时解决了项目部难题。
厚积薄发展风采
2016年,因刚工作不久,余纲未没能参加集团公司举办“第十届员工技能大赛试验工比赛”。但是,他一直在积攒力量、积累经验,默默地做着准备。今年年初,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一定要在今年集团公司举办的技能大赛上拿下个人成绩前四名。
为此,白天,实验室里有他精益求精做试验的身影;深夜的灯光,照亮他伏案桌前、严肃认真的脸庞。1000多道题的题库,他来来回回地翻看,细心地做好标记和记录。比赛的试验项目,他反反复复地做,力求更精准更快速。当别人休息时,他在做题。当别人放假时,他在操练。每天过着实验室、宿舍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同在武汉,却与新婚妻子连续两三个月未曾见面。
今年5月,时隔两年,集团公司 “第十一届员工技能大赛试验工比赛”如期举行。武汉公司取得集团公司团体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余纲勇夺个人总成绩第一名,获得“中铁七局技术标兵”称号,并且代表集团公司参加“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职业技能竞赛(试验竞赛)”。
这一场高手间的对决,让余纲更是丝毫不敢松懈。“感觉比当年对待高考还认真些”。余纲笑着说,带着些许青涩。这一次,他将1500多条理论知识点,反反复复地学,理解性记忆,力求答题做到完美。对于试验,他坚持一贯的作风,严格按规范精益求精地演练,力求试验做到精准。
“这次比赛,让我学到了蛮多东西,比如对规范的理解更通透一些,以后做试验效率也要再提高一些”,余纲赛后总结道。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荣誉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努力和奋进。相信这次比赛,会成为90后的余纲新的起点,激励他走向更广阔更优秀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