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恒久远,奋斗永流传
铁路评论 2018-02-01 17:21:53 195浏览 作者:韩磊“终有一天,你们也会回来,想象中的功成名就其实不是终点,而是你新生活的起点”2月1日,在探伤教育小组中,新乡桥工段探伤职工侯洪林如是说道。
在别人眼中,他是个传奇人物,26岁,接触探伤工作仅两年便夺得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全路探伤技能大赛的全路前二十名,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名,新乡桥工段技术标兵等等的荣誉,以他牵头创办的“侯洪林”教育小组更是扬名该段,而他却说这一切都是另外一个人给予他的。
他是李振江,现任高铁探伤班长,郑州局探伤技能大赛第二名,再该段实行传帮带的“师徒合同”的契机,他成为了初入探伤侯洪林的师傅,提起他,车间人都说严厉而且不留情面,初入铁路的侯洪林对探伤工作一窍不通,师傅李振江为促进他进步,便给他安排每日一题,那一天探伤任务过于繁重的他早早睡去,清晨时老师的提问他也自然没有答出来,第二天又提问了他,而他的回答又得不到老师的认可,李振江语重心长的给他说:“探伤是个仔细活,咱们探一公里,就要放心一千米,就你这样,怎么能行。”就这样,探伤一公里,放心一千米成了侯洪林的座右铭,而那两道题也被他记到了现在。
现在的侯洪林已然合格“出师”,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而载誉归来的他牵头创办了探伤讨论班组,针对探伤的疑点难点进行讲解,并经讨论后定下了“季度状元奖”“年度状元奖”,这是这种奖励制度与学习氛围,培育了一批探伤人才,经研究后成功发现,通过对传统探伤70°探头位置的改变,使其由内而外的发射波形更容易、更准确、更快速的发现伤损位置,而钢轨顶面不宜发现的伤损,原有的单K1探头相比较K2.5探头更容易看到波形异常,正是这项发现使得他们的探伤准确度提高了五成,探伤速度提高了七成,而他本人率领的探伤教育小组也被更多的人认可并参与。
众人拾柴火焰高,被众人当作榜样的侯洪林变的更拼了,“我喜欢被人在知识技能上比下去的感觉,让我知道了我的不足和前进的方向”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