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铁路评论   2016-10-29 13:07:27  167浏览 作者:沈经伟

10月27日5时40分,编组50辆、满载富士康电子产品的X8017/8018次列车从武汉铁路局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开出,经阿拉山口出境,驶往捷克马拉舍维奇。这是该局今年以来开行的第100列中欧班列。(人民铁道报10月28日)

中欧班列自2011年首次开行至今,以其运距短、运输量大、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绿色环保以及全天候等特征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国家的青睐,特别是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中欧班列频繁且密集的开行于欧洲各国间,实现了与各国间互联互通,互惠互利,有力地推动沿线各地区经济发展,不仅盘活了一条“大陆新丝路”经济带,而且拉动了一条“海上新丝路”的诞生和发展壮大。

中欧班列的开行是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中欧班列在没有开行前,亚欧各国间的商品流通和贸易往来往往依靠海运、陆运以及空运。这三种运输方式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较明显,且运距长,运载量少,周期长等因素严重制约其壮大和发展。而中欧班列从刚开始尝试的固定班列发行单一产品模式经3年的摸索开行到如今中欧班列的发展势头迅猛,辐射范围快速扩大,货物品类逐步拓展,开行质量大幅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运量稳定、便捷高效、安全畅通的中欧班列综合运行服务体系。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881列,其中回程502列,国内始发城市16个,境外到达城市12个,运行线达到39条,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约170亿美元。

中欧班列的开行实现了物品交换和商贸往来。通过中欧班列让许多“地方造”、“中国造”的特色产品或者电子产品成功出口流通到欧洲各地,加强了欧洲各国对中国品牌形象的认识和品牌质量的使用。而中欧班列满载着沿线各国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也不仅实现了中国需求的外国产品摆脱了原有的单一的海运进购模式,而且使得人们的生活实用品既丰富多彩又价格低廉实惠。

中欧班列的开行延伸并拓宽了中国运输贸易通道,“以线带面”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欧班列的开行,拓宽了运输渠道,创新运输模式的转换,实现“海铁联运”、“空铁联运”等多式联运的有机结合,开发铁路枢纽、沿海重要港口、沿边陆路口岸等地区作为产品运输的集疏地,带动其地区经贸的快速发展。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