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人,不忘铁路情

铁路资讯   2020-08-02 07:34:25  浏览 作者:铁路乘客

黔桂线一个名叫京寨的小站,伴随了我整个童年。想起我小时候,养路工父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身影就会闪进我的脑海。

曾经,我的父辈常年与一个叫“八斤半”的铁镐相伴。健壮的汉子赤着膀子,抡着它铿锵有力地砸在钢轨枕木下的道砟上,火星飞舞,汗水淋漓。

1986年,父亲退休,我从父亲手中接过铁镐,也成为一名铁路工人。

2009年1月10日,黔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后来,贵阳工务段成立了机工队,我也成了贵阳工务段都匀线路车间工队的第一任工长。

2016年,成都铁路局派驻大型机械捣固车进入基层工务段,线路养护进入了数字化新时代。如今1小时的维修捣固作业,相当于过去10名养护工3个月的工作量。

“多学业务、精通业务,才能把这个线路干好。咱们不能凭老经验去干,要讲究精细化才行1我常常告诫儿子。他在退役后来到了铁路,现在是贵阳工务段都匀线路工区的班长。

我今年55岁了,刚办理退休。我养护过的铁路上,原本奔驰的“绿皮车”换成了和谐号、复兴号动车组,我们一家三代铁路人也亲历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和变迁。一条铁路,不仅贯穿了我们家三代人的生活,而且承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更让百姓搭上奔小康的列车,奔向未来与远方。胡志强 黎玉松 整理

  • 凯里工务段全力迎战汛期“尖峰时刻”
  • 美食与情怀,是风景也是险境
  • 写不尽,烙在钢轨上的那些记忆
  • 铁定要变,铁定增效
  • 宜宾南站驼峰场控制系统改造工程顺利开通
  • 铿锵玫瑰“战疫情”,巾帼撑起“半边天”
  • “战疫”施工两不误 “送教上门”显温情
  • 中铁二十三局四公司养马河连日挑灯夜战抢修铁路忙
  • 凯里工务段未雨绸缪编织防洪“安全网”
  • 定制返程专列 为美好明天再出发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