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上的“梦想号”列车

铁路资讯   2019-07-13 09:52:57  0浏览 作者:

■本报 林飞翼

“路上泡个方便面,买一碗开水都要10块钱。”31岁的贡久曲珍说,这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但她记忆犹新。那时青藏铁路格拉段还没有通车,她去内地上高中都是从拉萨坐大巴车到格尔木转乘火车。据她介绍,大巴车上空间有限、床位狭窄,吃饭如厕都极不方便。如此一路颠簸,辛苦万分。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贡久曲珍坐着Z21/22次列车去上大学。她来自西藏山南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人们大多以放牧为生。贡久曲珍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火车上,成为青藏铁路上的一名列车员。后来,她又成长为列车长。“现在的孩子们不用再经历我当年的痛苦了。”贡久曲珍感慨道。

如今,内高班的藏族学生已成为进出藏列车上的一道固定风景线。来自西藏昌都的洛桑尼玛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天津上高中,每年寒暑假都要和同学乘坐北京西至拉萨的Z21/22次列车。在他的印象里,火车旅途“永远充满欢声笑语”。火车将他与青春梦想紧紧相连。

北京西站到拉萨站全程近4000公里,Z21次列车运行时间超过40个小时。其间,形形色色的人陆续登上列车,其中有些人的装束最能表明自己的身份——佛教僧侣。拉萨是他们心中的圣地,是火车帮他们完成了精神的洗礼——朝圣。

尕藏智华今年34岁,老家在青海湖附近。他13岁入寺,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角什科寺修行。2011年、2013年,他两次乘坐火车前往拉萨朝圣。今年6月,他再次踏上火车朝圣之旅。“车票是用手机在12306客户端上买的,很方便。等攒够了钱,我就带着父母坐火车去拉萨。”这是尕藏智华当下最大的心愿。

行驶在青藏铁路上的列车,已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更是展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扇窗口。列车员贾刘喜已经在这条线上跑了近10年,列车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大舞台,他是这个舞台的服务者,亦是见证者。10年前,很多第一次坐火车的藏族百姓在车厢里不知所措,甚至不会使用卫生间和清洁设备,现在不一样了。贾刘喜站在车厢里一眼望去,已辨别不出旅客间的差别。越来越多的藏族百姓会说汉语,穿着越来越多元化,需求也越来越丰富。这样的改变让贾刘喜很是欣喜:“工作压力减轻了不少,干起活儿来更顺心了。”

改变的不止是藏族百姓。在贾刘喜眼里,那些进藏游玩的旅客形象也在慢慢变得与以往不同。他们随身携带的相机越来越小,行李越来越少。10年间,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是旅客文明素质的提升。“旅客说话都很客气,很多人在下车时都会说一句‘辛苦了’。”贾刘喜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他很感动,感觉工作没有白干。

贾刘喜所说的工作包含相当多的内容。29岁的吴正华曾经坐着Z21/22次列车去石家庄上大学,毕业后进入西宁客运段,现为成藏车队党总支副书记。身份的切换,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工作追求——让旅客乘车体验更美好。他认为,细节是做好服务的基础0列车员要确保列车厕所始终干净整洁、无死角,保证始发、途中、终到一样干净;暑期,面对大量的藏族学生旅客,要干起‘班主任’的活儿;列车运行途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尽可能针对饮食差异提供特色饮食。”吴正华说。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这趟列车,“梦想”二字再合适不过。很多人已经坐着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也有很多人未曾坐过它。巴桑在布达拉宫广场上干了17年的保洁员工作,没坐过火车,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唐古拉山。他打算趁9月送女儿去内地上大学的机会,实现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坐上火车,看看外面的世界。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