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寒冬见春光

铁路资讯   2017-04-11 09:13:45  0浏览 作者:

4月,滇南春光正好。山峦间,一辆重型货车缓缓驶出屏边黄磷厂大门,奔向70公里外的河口北站。

屏边苗族自治县位于云岭哀牢山脉深处,交通闭塞、可用耕地少、工业基础薄弱。1991年,这里第一家中型化工企业屏边黄磷厂落户该县白河桥乡。

那一年,孙学勤成为了屏边黄磷厂招收的第一批学徒工。“20世纪90年代到2014年,我们一直通过米轨铁路接货发货,和车站早成了一家人。” 如今已是该厂下属运输子公司经理的孙学勤,职业生涯从一开始就和铁路挂上了钩。

那20多年,正是米轨最后的“光辉岁月”。刚建成的屏边黄磷厂与昆河铁路“年龄差”超过了80岁,米轨设备设施老化、运能运力萎缩、线路维护困难等“暗流”正逐渐浮出水面。

2014年,白河桥专用线停运。无奈之下,孙学勤选择了公路运输,问题却不断出现。具有资质的车辆屈指可数,而且价格高、时效差,仅仅3个月,工厂生产经营已现困难。后来,距离屏边黄磷厂最近的货运站玉蒙铁路蒙自北站承担起了该厂的业务,但与70余公里的汽运费用叠加后,综合运输成本依旧降幅有限。

事件似乎进入了死局。“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只能安排部分职工休长假,发放最低生活补助,以降低运营成本。” 对那时的“求生”过程,孙学勤始终难以忘怀。

2014年12月,蒙河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屏边站正式办理的第一单货就是运往屏边黄磷厂的焦炭和磷矿石。单边运费的下降终于让该厂缓过了劲。孙学勤算了笔账,2015年,铁路共为屏边黄磷厂压缩综合运输成本200万元以上。

他没想到的是,幸福再次敲响了工厂大门。昆明铁路局开远车务段通过综合测算,为屏边黄磷厂“打包”带来了升级灌装方式、变更运输途径等一揽子“提效降费”运输方案,降低企业全年综合运输成本300万元以上。

今年1月13日是该厂的“大日子”。300多名职工聚集在厂区,自发为满载黄磷的两辆罐式集装箱货车送行。山风吹透薄雾,一缕春光照来。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