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区里的能工巧匠,大舞台上的技术担当

铁路资讯   2016-11-29 09:18:37  218浏览 作者:苏玉彬、张勇

一名退伍大兵,为适应铁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更新,张勇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只要用上99%的坚持和1%的智慧,再难的问题都能解决1如今的他已成为了渭南维修车间的副主任,在车间这个平台上他以自己过硬的技术担起了更重要的责任。

从一开始的“门外汉”,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

刚来到电务段时,张勇面对复杂的线路和从来没接触过的电气设备,他实在是有些懵,但是张勇深知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精通这些知识才能确保铁路行车信号的安全,于是张勇沉下心来,从最简单的电路原理知识开始学起,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向老师傅请教,有时老师傅讲的口干舌燥,他也不放过老师傅,为师傅烧好水,沏好茶,又是一连串的提问,就凭着这股子爱学的劲头,很快,张勇从对电路的一窍不通,慢慢变成精通各种电路结构的能手。在长期的现场实践和不断总结中,他对信号设备性能越来越熟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局、段举行的技术比武中,他多次取得优异的成绩,更是在2011年第四届西安电务段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第一名,并被授予“技术能手”称号。

对待设备维护管理更是精益求精,他始终坚信只有严格的标准化作业,才有设备安全运用的长治久安。他也因为没有一次因维修不到位或检修不良而造成设备故障,在各项施工及维修作业中都能独当一面,出色完成班组分配的各项生产任务,广受职工们的好评。

为地下的“宝贝”留下照片

在工区日常工作期间,张勇总能独当一面,尤其是面对一些疑难杂症,他的脑袋总是能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在2009年配合窑村站站改施工中,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电缆问题,因为这些电缆就如同身体里的神经,电缆负责传导着每一条从车控室传出的指令,如果这些“神经”断了将会严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而这些电缆的走向和过道位置仅凭电缆径路平面图很难充分反映出来,因为电缆都深埋在地表下,不同位置的土质、防护情况、外围环境都会影响电缆的实际位置。 

张勇面对这一难题,灵光一现,“既然这‘宝贝’埋在地下看不见,咱就让它近在眼前。”

张勇说完大家都看着他表示疑问,张勇继续解释道:“这次施工咱就给电缆留存两份档案,一份是径路平面图,一份是对开挖前后电缆走向和过道位置以及周边环境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留影。”

“哎呀,太聪明了!图文并茂的电缆档案,这下心里就有底了1大家伙兴奋地说道。

施工前后能明确电缆走向及位置,保证日后站改完毕便于电缆的安全防护,方便了施工后的电缆的安全管理,这种方法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

我们都想拥有那个“长脖铲”

现场对于老提速道岔带槽钢的S700K外观油泥清理一直很头痛,主要原因是S700K道岔外锁闭装置与槽钢之间空隙较小,一般的工具很难清理到位,要想彻底清理干净会特别费时费力。为此张勇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清理此类槽钢的“长脖铲”,铲头为长100mm、宽78mm、高8mm;铲颈为长300mm、宽30mm、厚3mm的铁板;铲柄为直径13mm的钢筋挝成。小巧方便的“长脖铲”,刚好利于在外锁闭装置与槽钢之间的狭小空间游动,省时省力。原先一个60分钟的天窗只能清理2台道岔的外观,现在用了张勇发明的小工具,能清理4台,成倍提高了劳动效率。

将设备隐患的苗苗连根拔起

张勇同志不仅在设备维护上动脑筋,在日常的设备隐患处理上更是紧盯不放。2010年3月春运期间窑村站运转室的控显机,突然出现了“移频故障报警”的不良信息提示,正值春运的返程高峰期,虽然是一次不良信息提示,但是张勇就是抱着将隐患消灭在摇篮里的思想,半分钟也不耽误,反复的调看分析为10584G发送低频编码的发送器,最终发现是发送器的电路开路故障,后来张勇会同段实验室重新焊配线后恢复正常。就是因为张勇对维修的标准烂熟于胸和扎实的业务技能,才使得他对设备隐患有了敏锐的“嗅觉”。处理完配线后张勇这样说道:“只要发现了可能存在隐患苗头,就要将它彻底消灭,这种保安全的方法才是让我最安心的”。

职工们的张老师

从一名退伍大兵成长为电务段的技术人才,张勇的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勤奋努力,更离不开那些帮助过他的老师傅们,张勇深知感恩的道理,但他感恩的方式则是成为像当年帮助过他的师傅们一样,张勇要帮助更多的人成长为业务尖兵。他在现场工作十多年来指导过、探讨过业务的徒弟们能坐满一车厢,从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到各种设备的性能参数,从多年来的实际经验讲述到现场手把手教导,张勇总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在维修方面有好的方法、好的操作技巧,在故障处理方面的如何分析、如何判断、如何查找,他都会在工区进行讲述,使他们的业务水平更扎实。张勇并不满足于此,他还将课堂开到了车间,他为车间全体职工进行了多次S700K道岔、ZPW2000A轨道电路设备业务培训,他由浅至深,用最简单、最形象的思维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深受大家的好评。

“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铁路事业的不断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只有不继续提高自己,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38岁的张勇感慨道。也正是因为张勇与时俱进的思想,才能保证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做出新贡献,不断取得新成绩。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