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铸造信息化施工典范

铁路建设   2019-04-23 07:26:40  1浏览 作者:

■本报 唐承光 张传罡

四月的千年古城襄阳,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建设者正在郑万高铁站前2标紧张有序地施工,襄阳东津站以北已经完成铺轨,笔直的钢轨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无声地诉说着建设者的辛劳与付出。这些建设者就是中国中铁三局集团郑万高铁站前2标项目部的参建员工。

“中铁三局集团的创新意识很强,取得的创新成果也很突出,尤其是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方面。”对于中铁三局集团取得的成绩,郑万高铁湖北段建设单位武九铁路客运专线湖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志坚由衷赞叹。

中铁三局集团承担着郑万高铁湖北段739公里单线、44公里站线铺轨和134组道岔、90万根双块式轨枕预制任务,其中包括湖北省境内570公里正线无砟轨道铺轨。

面对地质条件复杂、桥隧比极高、邻近既有线施工、运距远、交叉作业等诸多不利因素,2017年2月底进场施工以来,承担施工任务的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公司参建员工在武九客专湖北公司的科学决策和精心组织下,以建设中国高速铁路标准化管理示范工程为己任,严抓风险控制和标准化管理,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确保了施工生产的安全顺利推进。

常态化的安全质量管理是项目部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开展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深谙此理的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公司副总经理兼项目部经理王亮明在安全质量上狠下功夫,成立了安全领导小组和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制定了技术交底、旁站、质量检查、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奖罚等规章制度,并细化安全管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密织好安全质量管控网络,确保对轨道板每一道生产工序进行监控把关,对运轨、铺轨的每一个安全细节进行严格检查,紧紧抓住各个环节中安全质量容易出现的缺口,做到防患于未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满足郑万高铁湖北段铺轨施工需要,需修建既有汉丹线与郑万高铁襄阳东津铺轨基地的连接线作为郑万高铁路料进入的运输通道,以便将郑万高铁所用500米长钢轨运至铺轨基地,这就需要在既有汉丹线插入4组道岔以引出连接线,其中上下行正线3组、连接线1组,为全国首次在行驶动车、客车、货车的繁忙线路上进行道岔插入施工,施工风险极高。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于2018年11月5日凌晨,安全平稳地将最后一组道岔接入汉丹线路中,确保了今年2月26日郑万高铁湖北段铺轨的顺利开始。

为加强工程线行车安全规范管理,提升工程线行车作业安全管理水平,项目部发挥优势、积极创新,在应用已有铁路工程线行车安全调度指挥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现场需求,开发新功能,使该系统更加完善。经过项目部改良的新系统由行车轨迹、列车监控、调度命令、列车运行图、形象进度、安全管理、施工请销点等7大模块组成,可实现列车运行实时定位、列车周边环境及机车操作室视频监控、远程调度命令收发、绘制列车运行轨迹、工程进度浏览、行车施工作业安全监控及施工“天窗”管理等多种功能。新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传输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相关系统紧密结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很好地实现了列车行车作业中的实时监控以及信息传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极大降低了行车安全风险。

项目部进一步提高施工信息化水平,建立长钢轨焊接信息化系统,对每个闪光焊接头质量进行全方位把控,全面提升钢轨焊接质量。他们研发的长钢轨焊接信息化系统从焊接、热处理、外观检测、探伤4个方面着手,可实现焊轨数据实时上传、存储和自动形成报表进行分析、焊轨数据大屏展示、视频监控展示、焊接画面实时展示、热处理数据上传、探伤数据管理、外观数据管理、探伤波形回放等功能。其间,数据信息不能通过人为更改,确保了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公正性,发挥数据信息在质量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对钢轨焊接进行全方位的安全质量管理,焊接合格率达100%,保证每个焊头均具有可追溯性。

项目部大力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围绕郑万高铁“保进度、保安全、保质量、创精品工程”工作重点,把现场施工生产与“党员先锋岗”“红旗责任区”“青年突击队”以及劳动竞赛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员工群众学习看齐的榜样。

2018年度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2018年度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示范道德讲堂”、2019年南漳轨枕厂被业主评为“标准化轨枕厂”……一项项荣誉是对项目部各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建设者无形的鞭策。日前,项目部已结束襄阳东津站以北湖北境内的铺轨任务,正向着河南南阳方向进发。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怀揣建设一流高铁的梦想和艰苦卓绝的付出,在神州大地续写着老牌铁军新的辉煌!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