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下的篇章

铁路建设   2017-04-14 09:25:52  1浏览 作者:

4月10日6时20分,在重庆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工地2号门岗,陆陆续续有工人打卡进入施工现常中铁十七局集团承建的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施工现场热火朝天,17台塔吊不停地挥舞着臂膀,近80台施工机械有序作业,100余辆载重汽车穿梭来往,2000余名施工人员昼夜奋战。

“加盖”破解城市交通堵塞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怎样才能打造一个便捷的交通枢纽工程?

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是全国首例高铁“加盖”案例。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利用地下空间,形成集高铁、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人行交通、物业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核心综合交通枢纽。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均设置在地下,共7层,实现了人员流动的无缝衔接,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中铁十七局集团重庆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指挥部组织施工铁路相关工程、配套的城市道路工程等。

不久的将来,成渝高铁将开通至沙坪坝站,市民坐高铁到市中心就可以实现零换乘。被誉为地平线下的鸿篇巨制的该项目,必将为城市建设地下交通综合枢纽提供借鉴。

创新技术助力工程建设

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被业内称为亚洲最难、最复杂的工程。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是全国最大的地下交通枢纽,交通枢纽综合体共用的建筑深基坑开挖范围南北宽125米、东西长560米,开挖面积约7万平方米,最大开挖深达45米。

指挥部细化施工作业面,将深基坑开挖分为一、二期,将上盖分为东、西侧和站房区,将道路改造分为站南、站东。他们还成立若干挖孔桩工班,指挥部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安全。

站东路土石方爆破时,上有高楼,侧有管道、行人,与轨道线距离不足10米,离华宇大厦边墙轴线不足6米,工程复杂,施工难度大。

指挥部开展繁华城市核心区复杂环境条件下减振防尘爆破技术研究、繁华城市核心区大面积岩石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研究等,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

5次交通转换确保畅通

沙坪坝铁路枢纽工程在原火车站基础上进行改建,与站东路、站西路、站南路交通叠加。施工对整体路网交通流转换疏解带来结构性影响,造成的拥堵区域将不再局限于施工路段,会蔓延辐射到周边区域,要通过5次交通转换后才能完成全部结构工程施工。

老城区腹地“动手术”难,同时兼顾城市交通、人行交通的顺畅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将施工造成的交通影响降到最低?他们采劝减压、分流、重构、补缺”4项措施,保障施工期间区域交通整体平稳运行。减压就是对未进入核心区域的车辆,通过单向组织等措施,使之绕行通过,减轻主要道路及节点交通压力;分流就是对已进入核心区域的车辆,通过交叉口转向控制等措施,实现重要道路及节点的分流;重构就是通过新建市政道路,重构区域路网,在交通要道口修建临时人行天桥7座;补缺就是通过新建临时便道,对现在的路网补缺,做到不影响地下施工、地上车辆通行和市民出行。

防尘降噪优化施工环境

4月11日7时30分,笔者看见一辆水罐车正在工作。这是环卫保洁队在冲洗路面。保洁负责人高道国介绍:“我们每天要冲洗路面3次,早上8时前1次、中午1次、下午下班前1次,夏天还要不停地洒水控制扬尘。”

沙坪坝综合交通枢工程位于三峡广场核心商业区,高楼林立,紧邻学校、医院,周边居民有50余万人,如何将施工噪音、粉尘降到最低,不影响市民正常生活呢?

指挥部指挥长屈家奎介绍,他们在白天进行深基坑爆破施工,采用数码雷管减振爆破;给混凝土泵车、地泵加防护罩;采用人工挖孔桩;严控作业时间,涉及产生强噪声的尽量在白天完成;对住宅区等进行噪声监测,做到施工噪音不超标。一系列举措确保了沙坪坝区的环境卫生。

全体参建人员夜以继日,披荆斩棘,在人们视线不及的地下艰难跋涉,用智慧和汗水攻克技术难关,把一个个工程难点变成了工程亮点。

上图为高楼林立中的沙坪坝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现常郝慧峰 摄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