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下的守望——记贵阳工务段乌江桥路工区工长谢晓华

铁路一线   2016-03-15 09:04:46  0浏览 作者:

通讯员黎玉松胡凤林

黔北大地,雄伟的娄山关下,乌江天险江水滔滔。乌江岸边,川黔线铁路大桥跨江而过,谢晓华所在的贵阳工务段乌江桥路工区就设在这里。

1995年8月,个头不高、皮肤有些黑但身体十分结实的谢晓华来到乌江桥路工区,从桥路工一步步干到班长、工长,一干就是20年。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冰雪凝冻的冬日,他用一名共产党员的言行默默地演绎了一曲曲战隐患、保安全的乐章。

乌江桥路工区管内的乌江大桥是川黔线上唯一一座跨大江大河浅基桥,上游约3公里处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乌江渡发电站,下游江水因发电及防洪需要时大时小,造成大桥墩台基础被冲刷淘蚀严重。为准确掌握墩台情况,谢晓华不顾江水冰冷刺骨,徒步对整个大桥河床断面及墩台情况进行了测量,发现4号墩、5号墩被冲刷淘蚀严重。随后,谢晓华带领施工队15天不分昼夜连续作业,对桥梁浅基用混凝土块进行抛填加固整治,确保了大桥的安全。

2003年7月5日3时30分,谢晓华冒着大暴雨巡查线路至川黔线321公里30米处时,发现约有200立方米的土石已将右侧线路全部淹埋。这时,K1328次旅客列车正朝这里驶来,他不顾自己跌倒的伤痛,用最快的速度向来车方向奔跑,于3时40分左右将K1328次列车拦停在故障点前50米处。

2008年“5·12”大地震发生后,谢晓华带领小分队千里驰援四川灾区,在余震不断的环境下坚持不懈、严防死守,确保了他们分工负责的16公里抗震救灾生命线的畅通,兑现了临行前的承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全力以赴,不负重托!

作为一名桥路工长,谢晓华从不在乎自己的年龄已经“奔五”,从不介意自己仅有中专学历,在工作中养成了爱琢磨的习惯……

由于川黔线建成时间早,桥梁均使用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π型梁,桥梁老化、病害多。为了消除安全隐患,谢晓华着实费了不少心思。针对梁端滴水漏浆严重造成支座锈蚀的情况,他组织职工用环氧树脂将封闭基床的土工塑料槽板粘贴在相邻两跨梁端,有效地解决了梁端滴水漏浆问题;针对梁体裂纹、混凝土剥落掉块露筋多,工区没有专用梁体检查车单靠望远镜目视检查不能准确提供裂纹发展变化数据的情况,他采用直径50毫米的钢管、滑轮及模板加工制作了一个长5米、宽0.6米的拼装式活动吊篮,通过来回滑动进行检查,确保了观测数据的准确、真实。

作为工区的老大哥,谢晓华坚持职工生病住院必访、生活困难必访、家庭矛盾必访、情绪不稳必访、婚丧嫁娶等大事必访,把思想政治工作变成心理疏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表率,把职工的心拧成了一股绳。2014年,职工程佳因家庭矛盾无心工作,谢晓华及时与其谈心交流并热心帮助他解决家庭困难,使程佳再次把心思放在了工作上。

20年来,家在遵义的谢晓华因长年驻守乌江,工区便成了他的“家”,而他却很少有时间回去照顾自己的家。2013年12月,妻子因病住院急需手术,谢晓华无法回家,只好将远在成都的大姐请来照顾,直到妻子出院后两周才回家看望妻子。2014年11月,母亲因病手术,谢晓华正带领职工排查隐患,无法脱身,连周末都不能回家,直到母亲出院10多天后,他才回家看望母亲。2015年11月,父亲不小心摔伤,谢晓华又因参加路局技术比武不能回家,哥哥、姐姐、妻子对他很有意见。面对亲人的抱怨,这位工作中的铁汉子只能在电话里表达自己的歉意:“我有空一定马上回家1直到2016年1月7日,他才回家看望老人。

年龄渐大、任务繁重,谢晓华从不因此放松管理。为了提升设备质量,他强化设备检查,高标准、严要求;为了抓好安全生产,他强化标准化作业,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为了促进规范管理,他制定了《班组管理制度》,通过量化考核等手段培养职工的安全行为自觉性;为了提升职工业务能力,他结合季节性工作特点适时组织开展防洪应急处置和非正常情况下作业演练。在他的带领下,这些年来工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职工精神饱满、思想稳定,安全生产取得长足进步,班组管理不断迈上新台阶。2009年、2014年工区荣获路局“先进班组”称号。2015年11月,在高手如云的全局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工务系统桥隧工比赛中,谢晓华夺得个人第一名。

巍巍娄山关傲然屹立,滚滚乌江水奔流不息。在川黔线上,谢晓华的安全守望还在继续。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