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瞬万象新——访成都站第一代售票员张明是、杨世贤本报记者宋捷 通讯员吴盈涛
铁路一线 2015-12-22 09:53:00 0浏览 作者:虽说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提起这条与共和国同龄的铁路——成渝铁路,张明是和杨世贤两位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依然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
1956年12月27日参加工作的张明是老人,如今已满头银发。工作40年,她换过很多工作岗位,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当售票员的经历,和今年81岁也曾当过售票员的杨世贤一起说起当年的情形,都记忆犹新,“每个窗口十七八个票板,票板要和票箱对位。每次售票还要用到打票机,印台油、日期戳、车次戳都要分别加盖。不能有一分钱的差错。”每到售卖军人票和小孩票的时候操作则更为繁琐:军人票是半价,小孩票是4分之一的价格,每次售票都需在票卡上剪取相应的长度,然后统计起来10天一次旬报,每个月一次月报。
“当时的车票价格每公里1分7厘,我现在都还记得到天回镇、龙潭寺1毛9分,到新都、石板滩2毛7分,从成都到重庆全程8块4角。当时背得滚瓜烂熟,过了大半辈子直到现在也忘不了。”
如今的成都站,几十个售票窗口每天能售出车票十几万张,除了在车站购买车票,还能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途经购票,越来越人性化的设置让旅客出行更方便。
“还想再去成渝线上看看,感受一下动车的速度。新修的成渝高铁一定更加漂亮吧!”两位老人充满憧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