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丽香铁路建设中挑大梁
铁路一线 2015-11-11 11:04:48 176浏览 作者:冷韵位于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黄山哨隧道出口不远处的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钢构件加工厂,自今年3月投产以来,多次受到昆明铁路局、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表扬和赞誉,被评为全线“标准化钢构厂样板”和“示范工地”。日前,又被中国铁路总公司质监总站检查组领导夸赞说“这才是上规模的标准化钢构件加工厂,也是今后铁路建设推广的样板”。
由该公司承建的丽香铁路站前I标段,承担着21.52公里的施工任务,施工所需的各种钢构件加工,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要求,项目部领导研究决定:建设一个集中加工各种钢构件的大型加工厂。
为确保钢构厂建设符合标准化文明工地建设要求,项目部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次会议研究,选定了具有懂机械设备管理、钢构件加工经验丰富、对图纸理解透彻、善于现场管理的任常国同志,担任钢构件加工厂厂长。
在项目经理杨广运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从场地选择、厂房设计、平整硬化、厂房建设,到设备配置、采购、安装,只用了短短2个多月时间,就使得一个规模宏大的钢构厂顺利建成投产。 被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领导誉为“丽香铁路全线建设最规范、最宏伟、设备最齐全、技术人员配备最合理、成品生产质量最好、管理最到位的钢构厂。”
35岁的任常国不负众望,集中精力,全身心扑在钢构厂建设和生产上。从各类设备操作人员的挑癣培训,到设备的安装、试产,他都亲自示范,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优秀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
项目经理杨广运从钢构厂开工建设之初,就要求要把钢构厂建设成为全线的亮点工程、示范工程、标准化文明工地标杆。钢构厂的同志也正是按照这个要求,从厂房建设到设备布局,从设备安装到各种标识标牌的张贴、悬挂,都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尺寸、规范内容、细化条款的原则去做。他们在任常国的带领下,对每一台设备都标注了设备名称、规格、使用范围、生产细则、操作规定、操作人员姓名等,并在车间悬挂安全生产规定、开机前检查规定、操作前图纸对照规定等若干管理规定、办法、措施。将整个厂区划分成若干个生产片区,每个生产区域有每个区域的管理守则。钢构厂两个大门都设置了可关闭的铁门,生产时间,禁止闲杂人员进入,这样就可以保证生产人员能够集中精力,不出次品,也较好的保证了生产安全。
走进钢构厂大门,让人感觉耳目一新。从设备到原材料,从半成品到成品的整齐摆放,从各种标识标牌的张贴悬挂,到成品的样品展示,整齐划一,有条不紊。诺大的厂房,80多台大型加工设备,却丝毫看不到凌乱的迹象。即使生产过程中切割下来的点滴废料,也都堆码整齐,标识清楚。难怪昆明铁路局和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领导在检查钢构厂时,都赞不绝口,还要求各标段到该钢构厂前来学习观摩,并要求在昆明铁路局范围内推广他们的做法,按照他们的标准,抓好钢构件加工厂的建设。
该钢构厂承担着丽香铁路项目I标段整个管区所有架子队的钢构件的加工、生产及运送任务,这对于刚刚建立的钢构厂和任常国来说,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好在钢构厂全体员工不仅有着极高的工作积极性,也有着很好的作业技能。他们统一思想,坚定一种信念:就是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把钢构厂建设成为全线的亮点和示范工地,建设成标准化文明工地,为项目争光,为企业争光。钢构厂工作的重心是管理、协调和施工组织,同时应理顺各方工作关系,保证现场施工正常有序开展。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现实情况,钢构厂的同志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在建厂和设备安装过程中,加班加点,严格技术标准,本着美观大方、有利于操作、有利于现场管理的指导思想,他们亲自动手,按照设计意图,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
钢构厂是按照设备定岗定员,每个员工可能同时负责几台设备的运转。16名员工中,只有厂长任常国是正式职工,其他都是外聘的技术人员。如何把这些人员团结在一起,形成分工不分家的局面,有问题大家研究解决,有困难大家集思广益,是钢构厂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难题。但任常国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主动与全体员工一一谈心,了解他们对管理的思路和想法,把全体人员的思想统一到优质、高产上来,统一到有利于管理和加工生产上来。由于是定岗定员,一个萝卜一个坑,甚至一个人有时要操作4、5台设备,没有多余的人手。因此,任常国既是厂长,也是技术员,还是资料员。既要负责钢构厂管理,也要负责图纸审核把关、技术交底和各类资料的整理、上报、归档。
钢构厂不仅要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部下达的各种钢构件施工任务,同时还得统一协调各方关系。丽江地处滇西北高原,海拔都在2500米以上,从夏季到初冬,一直都是阴雨连绵的雨季。这不仅影响各种钢材的进场,也给厂区成品加工、堆放、运送等,带来了巨大困难。尤其是桥墩基础的钢筋笼制作,受厂房内场地限制,只能在厂房外加工。但连续不断的阴雨,让员工们感觉到非常困难。为了保证不影响工地施工,也为了关心和安慰厂房外的作业员工,任常国买来雨衣、水鞋和其他防护用品分发给大家,他自己也亲自上阵,鼓励员工在雨水中努力作业。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克服了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高质量的提前完成了钢筋笼加工,还及时将这些庞然大物运送到了大桥建设工地,保证了桥梁桩基的施工。
在工作中,钢构厂的每一个员工,都像一台上足了发条的机器,每天从早到晚,都围着自己的加工设备转,从不停歇。只要工地需要,加工厂随时都会按图生产。任常国更是严格要求自己,一丝都不放松,天刚蒙蒙亮,他就出现在加工厂里,中午吃完饭,他又马不停蹄的奔波在加工厂和各架子队之间,查看产品是否符合工地要求,调查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面对各种困难,他从不叫苦,一是积极思考如何生产出切合工地实际的优质产品,二是自己带头摸索、实干,给员工当好示范,当好技术指导人。
为确保各项生产计划任务的完成,钢构厂把目标责任分解到每台设备、每个设备操作人员。并组织全体人员对目标责任进行学习,明确各自的计划节点任务,让每个员工掂量自己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质量保证措施,深刻体会各自的责任、施工质量管理、原材料管理等各项指标的内容。要求每个人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从点滴做起,从基础做起。抓安全、抓质量、抓进度,明确管理的目标责任,为整个项目的施工现场提供优质构件,不断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为把工作落到实处,他们通过抓“执行力”建设来推动生产,为实现工作目标和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思想的基础!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人人参与,上下交流,使之“尽善尽美”。坚持每天召开生产碰头会,严把审核关。加强作业过程中关键点的监督力度,保证作业规范落实。增强每个人员的管理意识,确保作业“安全、优质、高效、有序”地进行。在每项工作中,尤其是在施工作业前都要给作业人员交底,精心准备,提前安排,让每位作业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厌其烦地查看每一项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还需解决什么问题。
为加强施工组织管理,钢构厂采取对每个员工都实行挂牌上岗,并在其岗位上标明:设备操作人、操作要点、所加工产品的名称、尺寸、技术要求、安全规范等。不仅可以提醒操作人员时刻把握产品质量,也能够提醒其他人员,不要随意触碰设备,如需启动设备,应该找谁。他们还制订了每台设备的安全应急措施,让操作人员熟知如何规避风险和危险情况下的应急。
增强设备作业的时效控制,是提高生产的有效管理办法。他们为每台设备规定了计件方法,并严格按照计件管理,考核每台设备的工作量。在努力做好时效控制的同时,他们积极组织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力量,对加工的内容严格把关,对加工依据、加工进度、加工步骤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与明确,通过对关键加工步骤细化与人员分工相结合,来实现加工的精确度和速度控制。找出生产时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明确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为确保现场工作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联系实际,加强管理,推动质量与进度协调发展。钢构厂厂长任常国说:“只要设备运转,就得有人管理,就要从各个方面做好监管工作。只有把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工程质量才能上台阶。”为理顺钢构厂和现场之间的关系,任常国经常要跑到隧道、桥涵施工现场,与架子队、工班管理人员进行沟通,询问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有没有需要改进或加强的方面。通过与现场对接,找出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革新。认真对待每一环节,认真分析每一细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要求这么做”为“我要怎样做才会更好”。生产中注重管理效益,加强全员节本增效意识,保持良好的管理状态,实现了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
他根据各架子队构件的需求量,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性的加工计划,不搞盲目生产,以防库存太多影响厂房环境。每天核对各工点次日或近期内所需要的构件,做到心中有数,生产有序。尤其是隧道钢拱架、花拱架、钢筋网片、锚杆等,占空间大的产品,只要保证不影响工地施工,略有储备,不必大量库存。有了这样的安排布置,不仅有效保证了工地需要,也保证了加工生产的有序进行。
为保证产品的质量,每一个产品加工前,首先由任常国审核交底图纸,再由他向设备操作人员下达交底,设备操作人员再次进行加工前的审核,这样通过双重把关,细化到每道工序,来保证产品的优质。他们还要求小组长认真填写好现场各种资料,并及时找监理工程师签认,确保各种原始资料的填报完整、清晰、正确。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该钢构厂通过多种有效管理途径,不仅确保了全标段各种钢构件的加工供应,为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优质高效的保障,也积累了更加切合施工、贴近施工的服务经验和产品质量控制经验。他们还把钢构厂建设成了全线的标准化文明工地示范单位,进而成为滇西铁路建设指挥部和昆明铁路局的“标准化文明工地”标杆,并被推荐为“工人先锋号”,成为各标段学习观摩的表率单位,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近期又受到中国铁路总公司质监总站领导的肯定和赞誉,为项目和企业赢得了荣誉。 (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