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沙海 步履铿锵

铁路一线   2022-05-17 08:31:49  0浏览 作者:

马 威 孙 勇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汹涌奔腾,在流经乌兰布和、毛乌素、腾格里三大沙漠边缘的乌海小城时变得舒缓清澈。在茫茫腾格里沙漠南缘,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穿过郁郁葱葱的林海,像一条“绿丝巾”缠绕在黄河沿岸,飞驰而过的火车惊起一群群飞鸟,沙漠、黄河、绿荫、花鸟等元素勾画出一幅美景。

1993年出生的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乌海车务段乌海运转车间调车长赵伟伟从小就梦想着长大后能成为一名“铁胆火车侠”,上下班穿着笔挺的铁路制服,引来旁人羡慕的眼光。2014年10月,赵伟伟如愿进入铁路工作。“我的目标就是25岁之前当上调车长。”在新入路职工座谈会上,赵伟伟语出惊人,主动申请从事调车工作。

要知道车务系统中最危险、最苦、最累的活就是调车,冬三九、夏三伏,室外一待小半天。加之调车长的选拔严格,条件相当苛刻,想当调车长绝非易事。大家的质疑让赵伟伟在心里暗自下决心:“说出的话一定要实现,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很快,勤奋好学的赵伟伟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为了干好工作,体质偏弱的他还积极健身,作业中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调车长是编组场里的‘指挥官’,想干调车长,不光要有激情,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2017年的一天,当赵伟伟跑到办公室向车间主任再次表明心声时,得到的回复点醒了梦中人。

自此以后,赵伟伟将《技规》《行规》《站细》中所有涉及调车作业的知识逐一抄到纸条上,每天必须背会一条,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身边的师傅们请教。为了准确掌握车速、车距,他竖着耳朵听车轮碾压钢轨的间隔声,隔一会儿向调车机司机报一次车辆行驶速度进行对比,休息时回到宿舍独自背规章、查阅资料,那段时间,赵伟伟成了大家眼里的“大忙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赵伟伟在段春季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一站到底”擂台赛中获得佳绩。在车间干部职工的一致认可下,赵伟伟如愿以偿地走上调车长岗位。

“现如今,编组场里实现了高清探头无死角监控,我们出场作业也都会佩戴移动式摄录仪,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随时呼叫安全指挥中心寻求远程指导帮助,心里踏实了许多。”看着胸前的摄录仪,赵伟伟颇有感触地说,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逐步完善视频监控、无线电语音监听等多种远程手段,将现场作业情况实时投放到基层站段安全指挥中心集控大屏,结合现场4G移动摄录仪、手持移动终端实现随调随查、随问随答、全天候监督指导,为一线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运输生产安全提供了科技保障。

成为调车长后,赵伟伟开始通过分析过往事故案例、计算机实作模拟演练探求规章背后的原理。经他琢磨绘制的《乌海站人身安全隐患地点揭示图》张贴在各岗点醒目处,时刻提醒着身边同事。此外,他还总结提出“多想一遍、多问一句、多走一步、多看一眼”的“四多”调车工作法,经过实践摸索,班组成员“两违”发生率明显下降,在全段得到了推广应用。

2021年6月,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调车组决赛拉开战幕。经过激烈的实作比拼和理论作答,赵伟伟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被授予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这些年,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到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再到车务段,不断完善、拓展职工成长成才的‘快车道’,让我们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有了自己的‘舞台’。”赵伟伟说。走上调车工作岗位7年多来,从制动员、连结员到调车长,从“最美乌车人”到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再到全路技术能手,各级领导的鼓励和同事们的支持让赵伟伟一路奋进。

今年1月,包兰线呼和浩特东至乌海间开行复兴号动车组。看着“绿巨人”在站场里飞速驶过的身影,家住呼和浩特市的赵伟伟心里乐开了花,以后只需四五个小时就可以和父母团聚。

“我们青年一代要敢于做梦,勇于逐梦,要有老一代包兰铁路建设者们‘今日吞风饮黄沙,明日彩虹草原挂’的豪情……”从乌海站最初的几条铁道线到如今密织的电气化铁路,从绿皮“小慢车”到“绿巨人”沧桑巨变,在乌海车务段历史记忆馆举行的经验交流座谈会上,赵伟伟的演讲激情澎湃。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