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搭建“1-2-9-15”创新服务架构,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地
铁路一线 2022-04-07 21:43:46 0浏览 作者: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杨宫印 田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瞄准轨道交通高端产业,紧随铁路产业技术创新升级,聚焦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和潜能,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协同发展。搭建了以“产业发展研究院-创新服务平台-产业学院-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的“1-2-9-15”组织架构,构建了“创新研究-项目支持-平台孵化-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高地。
3.1服务国家战略,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围绕企业“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学校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5家央企共建轨道交通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旨在以技术攻关为纽带,提高产学研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形成技术突破,实现科技供需零距离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和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研究院聚焦高铁建设、城轨建设产业发展,瞄准技术服务前沿,抓住市场新兴产业和老旧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分析预测产业前景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与20余个大型铁路央企及其他大型国有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开展先导研究;先后邀请各成员单位科技部长来校研讨10余次,围绕企业“十四五”科研立项指南开展关键技术研讨,达成科技攻关合作11项,承担横向技术服务项目300项、合同额4200余万;先后建成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基地1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研发基地1个;立项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组织开展创建的“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1个。
3.2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打造技术转移示范平台
紧抓轨道交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机遇,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升级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与中铁一局、中铁建工、中国铁路西安局等20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在高铁智慧建造、精密测量、“互联网+材料”、工程变形监测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工艺革新和课题研究81项,助力高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铁路、城轨企业技术升级。
与中联重科、新道科技等6家地方企业共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在财务管理、智慧物流管理、农村公路改扩建等提供技术支持33项,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乡村振兴和中小微企业改造升级。学校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获批渭南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每月向渭南市科技局报送技术服务合同,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探索“校企联合”“政校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实现现代产业学院可持续、内涵式创新发展。
3.3突出产学研用,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
学校坚持产业为要,依托优势学院专业,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切实增强人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持续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发展模式与体制机制创新,结合二级学院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与中铁上海局、中铁一局等9家企业共建中铁高铁、铁建盾构等9个产业学院,在资源共享、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实施产业技术与专业教学、企业发展与专业实践、产业发展与技术研发、人力资源与人才培养等“四大融合”战略,形成校企协同创新、资源共用、人员互聘、信息共享、互惠互利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无缝对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互动双赢的产教融合共同体。
3.4发挥内动力,树立技术技能创新品牌
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主动衔接企业需求,提升学校教师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激励高校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学校依托9个产业学院,建立高铁施工与维护、BIM技术、焊接技术、企业财税数智化等15个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定制化开发中心项目指南,在走访交流中积极外宣中心品牌,先后围绕BIM技术研发与应用、混凝土材料与研究与推广、铁路施工与维护、工程测量与检测、工程监控与灾害防治、智慧建造与精益创新、工程咨询余培训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300余项,立项市厅级以上课题86项,公开发表论文3000余篇,专利授权390件,创造价值逾3亿元,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其中“城市轨道交通新材料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获批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成陕西省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实验室1个。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杨宫印 田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