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然冰箱”里开凿人工河道

铁路一线   2021-01-15 07:06:54  0浏览 作者:

■本报 胡艳波 刘英新 本报 芦 男

东北有句形容天气寒冷的俗语:“三九四九打骂不走。”然而,1月8日“三九”第一天的3时,在被称为“天然冰箱”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林区里,博林铁路53公里处的涵洞中,10余道光束在漆黑的夜里交错,海拉尔工务段职工手中的油锯、电镐发出轰鸣声。他们正在疏通被积冰封堵的涵洞,并在涵洞下游冰面上开凿人工河道。

博林铁路位于内蒙古牙克石市境内,全长125公里,贯穿大兴安岭林区腹地,自北向南连接博克图镇和塔尔气镇,每天开行两趟旅客列车,是沿线百姓外出和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松花江支流绰尔河流经博林铁路53公里处涵洞,这里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冬汛。低温条件下,涵洞内一旦结冰,河水就会漫上线路威胁行车安全。因此,担当博林铁路维修任务的海拉尔工务段要在夜间列车运行间隙,组织人员清除线路两侧积冰,确保线路畅通。

“大家要控制好开凿的宽度,把碎冰堆在冰沟两侧,形成冰坝。”现场作业负责人刘浩泽在测量冰沟宽度时提醒大家。人工河道开凿的宽度很有讲究,太窄会削减排水效果,太宽流速不够容易形成二次冻结。因此,职工们十分谨慎。

寒风肆虐,凌晨的室外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他们口中呼出的哈气在帽子、围脖、睫毛上瞬间凝结成冰,油锯和电镐击穿冰面卷起的冰碴儿掺杂着溅起的冰水打在作业人员身上,迅速冻结,不一会儿大家就成了“冰人”。打冰作业组的工长刘峰铭说:“最近气温低,结冰速度快,咱们千万不能懈怠,坚持一下,熬过这阵儿就好了。”

“除了定时除冰作业,还得派人24小时看守涵洞,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刘浩泽强调。

经过3个小时的连续作业,封堵的涵洞被疏通,上游积水顺着冰沟流向下游。6时15分,57091次货物列车的风笛声从远处传来,职工们站成一排,目送列车安全通过。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