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驿炫新彩

铁路一线   2019-08-03 10:08:27  0浏览 作者:上接A1版

(上接A1版)

在经过1965年、1984年、2007年3次大规模站场扩能改建后,二连站拥有接运和换装上千万吨货物能力,初步成为具有较高机械化水平的综合性客货运国际一等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编组场编组能力、换装能力较20世纪60年代提高两倍多。

与此同时,335.6公里长的集二国际干线沙害治理形势愈发严峻。每到春秋两季,黄沙从路基爬上路肩,风沙侵蚀使线路道床板结严重。2002年,集二国际干线沙害治理综合工程启动,采用了工程治沙、植物治沙、辅助治沙等综合措施。当年随铁路职工一起参与集二国际干线治沙的牧民斯琴巴图告诉:“铁路人带头种树治沙,不仅护卫铁路,还改善了牧民们的生存环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整体扩能后的二连站进出口运量迅速增加:1999年167万吨,2000年232万吨,2001年327万吨,2003年466.8万吨,2004年605万吨,2005年808万吨。进口货物也由之前较单一的品类发展为原油、原木、化肥、液体化工、金属矿、煤炭等。我国的高新电子产品、服装、食品等也从这里走向蒙古国和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二连站的亮点还体现在国际旅客列车上。在我国已经开行的10对国际旅客列车中,北京经乌兰巴托至莫斯科、北京至乌兰巴托、呼和浩特至乌兰巴托的3对国际旅客列车要在二连站进行换轮。

二连站日益显现出黄金口岸的地位,挺起了国际贸易发展的“硬脊梁”。

为“一带一路”建设添新翼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二连站如钢铁驼队为草原丝路再添新翼。今年,二连站在去年实现全天候通关、货车边检时间压缩一半、集装箱装卸能力提升50%以上的基础上,大力提升中欧班列中部通道能力,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据统计,通过二连站的中欧班列从2013年开始至目前已累计达2780列,开行目的地通达欧洲5个国家8个地区,商品涵盖了轻纺产品、机器配件、通信设备、汽车装备等上百种。

二连站调度车间主任彭建民对中欧班列开行之初的情况记忆犹新:“中欧班列开行之初,我们只能以拼箱拼车、整合区内货源为主,货源组织压力很大。同时,结合部环节对接不畅,运输效率难以体现。如今,二连站组织运转高效,运输能力大大提升。”

为确保口岸运输高效畅通,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调度部门发布了关于提高二连站进出口货物运量的保障措施,明确计划编制和组织调整要求。他们及时掌握站存、重车交接计划、装卸进度、空车需求等信息,根据车流情况超前调整、备足空车,高效利用宽轨能力,有效释放运输能力;在二连地区建立“上下一盘棋,站区一体化”工作思路,形成全方位路地合作机制,协调解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定单据移交、货物查验、信息传递办法,将中欧班列24小时预约制改为24小时通关制,实现各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作为国际联运的窗口和桥梁,二连站牢固树立“让客户更满意就是我们的服务追求”理念,不断打造“阳光、便捷、高效”的联运交接环境,从制约作业效率的“土规章、土规定”入手,优化边检场接发车作业组织,充分释放宽轨场的接重能力;合理调配人力、机具,深度挖掘场地、机具使用潜力,有效释放调车能力,提高到发线运用、换装作业的效率,实现蒙古国方面6000吨列车的常态化接运;积极发挥站区各单位“早交班、晚对话”机制作用,及时解决运输组织等方面的梗阻问题,畅通口岸运输;研发二连站联运票据管理系统,将交接所联运票据的扣票、放票、落地等环节的纸质簿册抄记作业全部转为电子化操作,实现电子数据推送,有效压缩联运票据管理作业时间60%以上。

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以管内重点装车基地为“航母”,积极探索开行本土化中欧班列。货运营销部门通过定期走访企业和货运代理公司,掌握下游企业利好政策,了解公路物流成本及铁路发运需求,完善优化中欧班列开行方案,为企业货主量身制订运输方案。他们还主动推介铁路“一口价”服务、批量运输、物流总包及接取送达业务,为企业制订服务方案,详细测算物流成本,确保二连站主要品类发运量稳定增长。

在一系列高效措施带动下,经二连站出入境的中欧班列数量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特别是返程班列数量的增速达到58%,返程满载率达到100%,实现重去重回。通关效率不仅提高,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18年,二连铁路口岸完成进出口货运量1314.28万吨,对外贸易值达34.32亿美元。

除了经贸,铁路还以社会、人文、教育、医疗、旅游等方式和二连浩特这座城市血脉相连。二连浩特每年来往通关人数达200多万人次,街道上外国食品、服装、生活用品琳琅满目。

借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在铁路运输的鼎力服务下,二连浩特这个曾经的伊林古驿,正成为今天中国北部边疆的黄金口岸。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