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进山肚子 铺出铁路子

铁路一线   2018-10-16 08:45:17  6浏览 作者:

■本报 郭薇娜 本报 郝亚凡 李冬冬

云南临沧市地处无量山脉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沟壑纵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新的历史正在被创造,2015年底开工的大理至临沧铁路按照施工组织计划顺利推进,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红豆山隧道山体岩层复杂多变,涌水量远超设计,加上地层内夹杂的有害气体,被誉为全线最难打的隧道。在这里,为铺就让列车在4分钟时间里穿越大山的“铁路子”,建设者钻进山肚子与层出不穷的建设难题顽强斗争。

大临铁路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起大理白族自治州,经巍山县、南涧县,跨越澜沧江后过云县至临沧市,线路为Ⅰ级电气化铁路,全长202公里,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87.3%,开行旅客列车速度目标值每小时160公里。

据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滇西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曹学林介绍,近3年来,指挥部和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大临铁路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全线累计完成投资69.6亿元;路基土石方累计完成1017万立方米,占设计数量的71.8%;桥梁累计完成16300成桥米,占设计数量的79.0%;正线隧道累计完成75152成洞米,占设计数量的48.3%。其中,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承建的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红豆山隧道地处云县境内,全长10616米,穿越无量山脉,隧道岩层风化程度高,并伴有涌水突泥、高地温、高地应力、蕴藏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是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在红豆山隧道,首次遇到非煤系地层中夹杂有害气体的特殊情况,这对建设、施工单位的应对能力提出巨大挑战。中铁十局集团大临铁路项目部副经理赵春杰介绍,全国铁路首次在隧道施工中遇到非煤系地层夹杂有害气体,这在目前已经超出了地质勘探的认知水平,也没有成熟技术可供运用。对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的超前探测还处于摸索阶段,这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他们初步采用自主创新的有害气体综合防治技术、地震波反射法和瞬变电磁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确保施工安全。

来到红豆山隧道2号斜井口,看到9条直径超过20厘米的排水管正源源不断地向外排水。距斜井口1600米的掌子面,中铁十局集团的施工人员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操作大功率水泵,日夜倒班进行排水作业。因为斜井口和掌子面之间有倾斜向下170米的高差,工人们需要用两个泵站接力才能把水排出去。“涌水量每天最高达4万立方米,大伙都是泡在水里干活。”中铁十局集团大临铁路项目部二工区副经理刘斌说,红豆山隧道分别从进口、出口和1号、2号斜井多头掘进,除了因涌水暂时无法施工的2号斜井,其他5个作业面掘进正常。目前,隧道已经完成正洞掘进1317米,整体进度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推进。

采访结束离开时,无量山脉深处,红豆山隧道的各个掌子面依然像往常一样24小时不停施工,昆明局集团公司滇西建设指挥部和中铁十局集团的数百名建设、施工人员向着剩余的工作量拼搏奋进。据了解,隧道于2016年5月开工,预计工期4年多,待大临铁路通车营运后,坐火车通过红豆山隧道只需要4分钟。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