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孙线上“烟花”绽放

铁路一线   2018-09-16 18:15:35  浏览 作者:铁路乘客

“准备,点火1随着哈尔滨工务段综合维修车间焊轨4组班长汤国成一声令下,青年焊工国辉快速掀开“炼丹炉”盖,麻利地向“炉”内丢入一根引火棒。“嘭”的一声,火光伴着浓烟升腾而起,汤国成应声掐下秒表,火光映红了他满是汗水的脸。

8月30日10时30分,在哈尔滨枢纽王孙下行线9公里处,随着焊工郑宝奇手持气焊枪以45度斜角将伤损钢轨一端切开,施工现场旋即热闹起来。伴随着内燃螺栓扳手的嘶鸣,哈尔滨南线路车间线路工队职工迅速拆开螺栓,将旧轨拨出,并将精准计算好的新轨拨进。

“曲师傅,你这边钢轨抬起2毫米。小国,你这边抬起1毫米。”轨端除锈结束,班长汤国成手执水平尺以近乎趴在地面的姿势指导着两位同事用钢轨校对架精准校正两端钢轨的高低。

校好钢轨高低水平,接下来就要支“炼丹炉”了,也就是焊轨模具。只见焊工曲宪林将一对砂模固定在钢轨的轨底和轨腰上,并一点点用胶泥封堵砂模与钢轨间的缝隙。点火7分40秒后,“炼丹炉”内淌出高达1350摄氏度的铁水,缓缓流入两旁的坩埚中,热浪逼人。汤国成和郑宝奇守在一旁,侧身观察着坩埚内铁水的颜色变化,他们身上的作业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15分钟后,两人拆下“炼丹炉”,利用钢轨推瘤机对半固态的高温焊料进行切除。随后,一道道后续工作有序跟进。110分钟紧张忙碌后,经施工负责人检查验收,职工们圆满完成了王孙下行线两处现场焊轨任务。

刊自哈尔滨铁道报

  • 入职课一生难忘
  • 角逐“武状元”
  • 哈尔滨铁路局集团公司撑起防洪安全伞
  • 我国高寒地区最长快速铁路开始工电联调
  • 哈牡电气化铁路工程一标段站前工程已完部分通过验收
  • 美丽的工区我的家
  • 90分钟的等待
  • 喜看五年新变化 满怀深情望北京
  • 抓住关键 精准发力 不断提升主题教育活动质量和效果
  • 哈尔滨铁路局科学有序应对强降雨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