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盲”发明数码对线器

铁路一线   2018-06-19 16:13:54  浏览 作者:铁路乘客

“再也不用担心接错线了,这个对线设备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麻烦。”日前,济南车辆段检修车间职工刘骏看着手里的新工具,掩饰不住兴奋。刘骏所说的对线设备就是通用型数码对线器,是这个车间职工刘泉龙的发明成果。

刘泉龙的工作主要是检修和维护列车轴温报警装置及发电机装置,装置中各种线路错综复杂,对线工作格外重要。列车39芯通信线由39根导线组成,要求全列贯通,因此每条线都要对准。传统作业方式效率很低,而且很容易造成错接。

既然传统对线方式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现场,那么就想办法设计一个新的对线设备。有了想法的刘泉龙立刻行动起来。

“开始设计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那时候,我就一点点在网上查阅资料,然后购买电子元件,在家中利用休息时间焊接电路板、调试程序。原来是‘电子盲’的我慢慢地也可以设计简单的小程序了。这些简单的小程序相互组合,搭建出了一个双机通信系统,最后利用‘子母双机’通信的方式,实现了对线功能。当系统完成的时候,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刘泉龙笑着表示,能通过自己的创新设计为现场带来方便、为生产带来效益,确实感到自豪。

“没设计这个对线器的时候,一个车厢的线路,两个人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我们车间一天要对4个车厢的线路,基本上两个人要忙一上午。”刘骏说,“现在用它就大不一样了,一个人一个小时就能搞定。”

赵一铭

编后 走对了方向,终点再远也会到达——好的想法还需要付诸实践。看到传统方法对线效率很低、容易出现错接,“电子盲”刘泉龙有了解决问题的想法,不畏困难、迅速行动,最终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他脚踏实地的态度值得学习,有想法就要动起来、做起来。

  • 济南车辆段职工立足岗位优质供车
  • 像黄望明一样出彩
  • 电暖器终于降温了
  • 让青春插上创新的翅膀
  • 迎接“4·10”调图,我们在行动
  • 魏书申:舞动社区送健康
  • 总公司党组动员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
  • 送教进一线 岗位共成长
  • 济南铁路局工会表彰一批“四强”职工之家
  • “托”起客车的小工长
  •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