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史馆里细数发展变迁
铁路一线 2018-05-22 08:47:02 0浏览 作者:马秉旭编者按 闹市中静静伫立,方寸间一览千年——趁着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时机,许多人与博物馆来了一场约会。近年来,随着对铁路文化的重视和愈发自信,越来越多的站段单位建起了铁路人自己的“博物馆”——段史馆、站史馆,在选址布局、物品筹集、展区特色、开放时间等方面都花费了不少心思和精力。编者今日带你感受几个段史馆的风采,也期待更多的人走进去听老物件讲那过去的故事。
绥化工务段
自筹物品续写“史话”
(范印河 吕菁蕻)“一件件展品、一张张图片生动述说着过去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铁路发展历史的厚重。震撼之余,我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认真工作……”近日,在绥化工务段段史馆,青工冯宝全娓娓道出了心中感受。参加该段职代会联席会议的110余名职工代表在聆听讲解员讲解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录像。
2015年,该段干部职工自己动手筹集物品、整理资料、规划场地,很多老职工主动捐献衣物和老照片、奖章等。仅用两个多月,该段就完成了段史馆修建工作。
段史馆展厅前方的浮雕上面刻着“铭记历史、薪火相传、凝心聚力、开创未来”16个大字。展厅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是“绥工史话”,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从1928年呼海铁路通车后建段至今的故事;第二部分是“敬业爱岗”,展现企业文化、劳模事迹以及荣誉奖牌;第三部分是“警钟长鸣”,该段发生的14起安全事故和典型“两违”案例以漫画形式展现出来。同时,展厅内还陈列了许多纪念章、旧图纸以及工务段以前使用的钢轨、夹板、螺栓、道钉,还有各个时期的路服、徽章、技术书籍等。
该段在网页、微信平台上发布段史馆建成的照片后,引得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和其他兄弟单位人员前来参观。几年来,该段段史馆已经接待了两万余名参观者。
荆门桥工段
职工“打卡”回首艰辛
(彭琦 陈国辉)“《千里江山图》展览引发‘故宫跑’、大型文博节目《国家宝藏》热播,都说明博物馆‘热’了起来。在荆门桥工段,干部职工也有了热捧的‘打卡目的地’。”5月16日,该段一名负责人说。
他所说的“打卡目的地”就是2015年7月建成的段史馆。段史馆在该段原杨家湾半道工区基础上建设,对原有房屋进行了修缮,位于鸦宜线和宜万线交会处。
段史馆里,曾经的工长办公室、休息起居室和工具摆放室,泛黄的工务手册与台账,老式电话机、算盘、工服,具有年代感的收音机和油灯,床头的洗脸架和《毛泽东选集》……都感染着新一代铁路人,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继往开来。
据介绍,该段段史馆按照“建段历程、携手奋进、发展壮大”3部分布局,由5个展室组成,占地面积约65平方米。展示内容以时间为轴,记录了原焦枝线、枝柳线建设到合并的历程,以及荆门桥工段接管宜万线和汉宜线的故事。安全、生产、党建等各方面工作,在这里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段段文字展现,共同形成荆门桥工段干部职工四十余载的共同记忆。
“我们组织青工参观,让他们感受铁路的飞速发展,感受几代铁路人的艰辛,在回顾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该段职教科相关负责人说,“截至今年5月,段史馆已累计接待参观者4000余人次。”
郑州机务段
特色展区穿越百年
(张旭 张龙)“快看,这面墙上画的是我们建段之初使用的第一台TH型蒸汽机车1“你们段真不愧是一个百年老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日前,到郑州机务段段史馆参观的职工和职工家属讨论道。
该段段史馆位于段机关大楼一层,2013年8月正式开馆。推开大门迈进段史馆,一面高2.4米、长9米的主题形象墙展现在眼前。形象墙由6名工匠以锤代笔,紫铜为质,历时3个月精雕细琢而成。
在“郑机演义”展区,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物品再现了郑州机务段旧貌以及122名司机、司炉工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英勇事迹等。在“建设发展”展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刻画着“厚于德、载于新、始于行、立于信”郑机精神的展牌。该段总结的一些特色工作方法与管理方法、取得的创新成果、涌现出的模范人物等,都在“辉耀中原”展区得到展现。
集宁车辆段
老旧物件述说故事
(马秉旭)“父亲援建坦赞铁路的时候,我才6岁,只知道他要去一个很远很苦的地方。虽说苦和远,但听说当时很多人报了名,父亲也连写了3份申请……”5月15日,集宁车辆段退休职工梁燕玲站在段史馆自己父亲的照片前,跟几名青工说道。
该段段史馆有“蹒跚起步、艰难前行、发奋图强、科学发展”4个部分。165张图片让当年的情景呈现在眼前,不同时期使用的钟表、电话、印刷品、纪念章等物品错落有致地摆放,让人期望倾听老旧物件背后的故事。“全路党内优质品牌”“全局先进党委”“全局先进单位”“先进工会”“内蒙古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奖牌,让前来参观的集宁车辆段干部职工备受鼓舞。
近年来,该段党委先后建设党史馆、“长征精神”教育基地等场所,形成“两馆、六基地、一墙、一中心”的企业文化格局,并先后组织新入段青工、入党积极分子等200余人次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