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轴承“邂逅”人工智能

铁路一线   2017-07-29 11:23:37  1浏览 作者:

■本报 王召杰

说起机器人,你首先想到的是拥有万能口袋的哆啦A梦,还是林林总总、正邪相争的变形金刚、奥特曼,抑或是《机器人总动员》里的瓦力、夏娃?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突破影视屏幕限制“飞入寻常百姓家”,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

今年春运,服务机器人在广州南、大连、西安北等站闪亮登场,一时引爆朋友圈。几乎同时,太原铁路局首个具备自动抓娶分类码放功能的轴承智能机器人在该局“最年轻”的车辆段侯马北车辆段正式上岗。

相比与旅客面对面接触的服务机器人,“躲”在幕后的轴承智能机器人没有成为“网红”。如此低调的它长什么样?这半年工作还顺利吗?7月下旬,带着问题专程来到山西侯马探访轴承智能机器人。

不仅外形亮眼,而且干活靠谱

7月24日15时许,室外气温超过35摄氏度。在宽敞的侯马北车辆段检修车间轮轴库内,机器人正忙个不停。

从轮对上退卸下来的轴承“乘坐”升降机、地下输送带上上下下,刚刚到达取送位置,机器人就伸出“手臂”,抓娶转身、弯腰……只需几秒钟,一套30多公斤重的轴承便被搁到指定的存放箱里,排列整整齐齐。

机器人虽没有五官,但机身呈现亮眼的橘红色,颜值高,身高也近2米。该段技术科设备专职吴世斌指着固定机器人及其底座的16个螺丝说:“即使不能走来走去,机器人3段粗细不同的机械臂也可6轴联动,屈伸自如,轻轻松松转动360度。”

“遥控”机器人的主控柜上有两排按钮,检修车间轴承班组职工赵文正按下“60T、70T、80T”中的一个按钮,又按下“一般修、大修、报废”中的一个按钮:“按下两个按钮就OK了,信息指令会迅速传到机器人‘大脑’,帮助它准确区分输送带送来的轴承类型。”

机器人“手臂”最前端装有超强磁铁,最大可吸附40公斤重物,抓取轴承堪称“小试牛刀”,即使突然停电轴承也不会掉落。

不惧先天不足,敢于弯道超车

侯马北车辆段担负着南同蒲、侯月、瓦日等铁路运用列车通过修任务,还有敞车、平板车、棚车、罐车等122种车型的货车检修任务,年段修能力9000辆。

“大不过太北,重不过湖东,快不过太辆。”这是该段职工总结的顺口溜。与太原局管内另外3个车辆段相比,该段在规模方面不如太原北车辆段,比不过检修重载列车的湖东车辆段,也比不过拥有高铁列车的太原车辆段。

成立不足4年的侯马北车辆段看似先天不足,却依托手持机条码系统、高智能设备系统等实现“弯道超车”,在智慧化车辆段建设方面走在了太原局乃至全路前列。

“其实这也是被逼出来的。”谈起引入机器人的初衷,年过半百的张思记忆犹新,“两年前担任段长后,看到搬运轴承的老职工常常腰酸背痛,而且交叉作业过程中易出现磕碰损伤,我就想到让科技代替人工。”

2015年下半年,该段班子成员开会讨论,安排计统科、技术科制订方案;2015年底,组织人员到杭州、成都、广州等地调研,与自动化系统研发机构和厂家沟通;2016年,倒排进度,召开各部门参与的协调会、方案论证会十几次……有了思路并得到太原局相关部门支持后,项目按下“快进键”。通过公开招投标,该段与广州一家企业成为合作伙伴,“打包”引入包含机器人在内的轴承地下运输及分类码放自动化系统。经过一个多月的安装施工,这套系统终于“落地”。

“厂家技术人员驻段调试的两个月间,我们根据生产实际提出了‘加装卷闸门与机器人作业关联装置’等多项合理化建议,避免机器人在铁路‘水土不服’。”该段主管技术的副段长唐满意自豪地说。

实践经受考验,应用范围可期

“以前,搬运轴承的两个职工要推小车在距离三四十米的轴承退卸点和码放点间来来往往,一个班下来每人至少要弯腰600次,时间长了容易腰肌劳损。现在,机器人以一敌二,工作不知疲倦,而且安全性、效率更高。”该段主管检修的副段长李俊说。

“一些脏累险重的活儿,年轻人不愿意干,我们这些老职工干起来又费劲儿,机器人代劳,我觉得挺好。”从轴承搬运岗位调到调车组的邹志慧笑嘻嘻地给机器人点赞。

从投入使用到7月21日,机器人共转运、码放轴承4394套,取送效率提高了近40%,准确率达到100%,经受住了考验。

今年上半年,苏家屯车辆段、焦作车辆段等多家单位到该段“取经”。机器人应用方面的成功,为该段在太原局车辆系统率先取得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加分”不少。

“引进机器人大概花了20多万元,看似投入不小,但结合其寿命周期计算,一年至少可比原来人工作业时节省成本十几万元。”张思算完经济账又展望未来,“我们或许还会在更多领域应用机器人。”

点评

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

侯马北车辆段敢于在机器人应用领域“吃螃蟹”,顺应了潮流趋势,认真回答了“强什么基、达什么标、如何提质、怎样增效”的考题,用突出有效的技防措施实现了改革突破。

在向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发展的过程中,铁路各系统依然有很多潜力可挖。国务院近期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为进军人工智能这片“新蓝海”提供了指引。

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方兴未艾的人工智能多少会带来就业、伦理等方面的焦虑,但想到汽车取代马车却又造就了机械制造岗位,我们其实没有必要过分害怕机器人带来的冲击。

改革就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铁路改革亦然。与其站在原地思考,不如一步步向前走,与人工智能和谐共处,道一句“你好”。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