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波:聚焦毫厘定格万里

铁路一线   2017-06-27 16:31:42  0浏览 作者:

人物素描 宋立波,沈阳铁路局沈阳工务机械段沈阳南焊轨基地钢轨焊接高级技师,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沈阳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他所带领的焊轨工区先后获得辽宁拾优秀班组”、中国铁路总公司“先进班组”等称号。

走进沈阳铁路局沈阳工务机械段沈阳南焊轨基地生产车间,在焊花映照的光荣榜上,宋立波的照片和事迹格外耀眼,这也令他的徒弟们羡慕不已。1994年,宋立波从常州铁路机械学校毕业入路,2003年开始接触钢轨焊接生产技术。2008年,沈阳局开始筹建沈阳南焊轨基地,宋立波有幸被抽调到前期工作组。面对着连操作按钮都是“洋字码”的进口设备,大家一筹莫展,谁也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好。白天,宋立波寸步不离地围着外籍技术专家转,递个扳手、拧个螺丝,为的就是能看着专家怎么安装、如何进行调试,可要是涉及核心和关键技术,外籍技术专家们格外谨慎。他只能等他们走后再到设备跟前拿着说明书,对照英汉词典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宋立波做了这个段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连外籍技术专家都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尽早摸准焊轨生产线的“脉搏”,宋立波从简单的焊机操作入手,逐步建立了日、周、月保养和设备点检制度,完成了第一本图文并茂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日夜辛劳终于换来了第一个焊头的试验成功。2009年试生产当年,沈阳南焊轨基地就在全路焊轨综合检查评比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并于2012年一举拔得头筹,一时间“沈南经验”在行业内广为传颂。

钢轨焊接质量是确保高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的前提,而焊机的焊接工艺参数设置就是最为关键的核心技术。如何确保每一个焊头都能经受住1吨重的锤头进行5.2米高度自由落体的冲击而不被砸断,保证焊头表面平直度控制在高出母材0.1毫米至0.3毫米之间,这些就是他们每天需要面对的巨大考验。东北地区昼夜温差大,车间内作业温度难以保持恒定。为了确保焊轨质量,在正式投产的前几年,他们采用冬季、夏季两套焊轨工艺参数进行焊接,但是两套参数的转换程序非常复杂,严重制约了焊轨生产进度。

为破解这一难题,宋立波带领攻关团队仔细分析生产环节,反复调整焊接工艺参数,无数次进行落锤试验、探伤检验、数据分析。那段时间,他们经常是生产车间、试验嘲两点一线”奔波,落锤试验用过的钢轨堆得就像一座小山。经过不厌其烦地论证、试验、调整、再检验,2014年,他们终于研制出一套适用于一年四季的“终极”参数,大幅提升了焊接质量,加快了焊轨生产进度。

随着钢轨焊接、探伤工艺不断改进,沈阳南焊轨基地的焊轨优势不再明显,已被提拔为焊轨工长的宋立波头发白了很多,回家的时间也更少了。为了能够夺回属于“沈南人”的荣誉,他和工友们勇攀技术高峰。二十几道焊接工序、四个工作间、一个时效台,直线距离有一公里多,宋立波每天在工作区域都要往返十几趟,每一个焊头他都要亲自过目。他带领团队先后掌握了焊头“灰斑”控制的核心技术,优化了精调直机的控制系统,完成了质检工位的改造升级,钢轨焊接质量实现质的飞跃。经过4年的卧薪尝胆,他们在2016年度全路焊轨基地检查评比中突出重围再次夺魁。

“聚焦毫厘,定格万里”是沈阳南焊轨基地的企业精神,也是宋立波团队的不懈追求。基地建成投产以来,他们焊接的长钢轨已达1.2万公里,光焊头就超过20万个,部分钢轨铺设在京沪、武广、郑西、哈大等高速铁路,从未发生过一次焊接质量问题。2017年,沈阳南焊轨基地承接了近3000公里的焊轨任务,宋立波的团队更忙了,心中的目标也更大了,因为他们刚刚通过了焊头平直度可控在0.1毫米至0.2毫米的试验。

近年来,宋立波先后获得火车头奖章及沈阳局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等荣誉。他所带领的焊轨工区先后获得辽宁拾优秀班组”、中国铁路总公司“先进班组”等称号。宋立波和他的团队有信心和能力用质量保证生命的对接、用责任铸就成功的品牌,助力中国高铁“飞”得更高、更远。

面对满是“洋字码”的进口设备,他凭着一股韧劲,做了段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带领大家创造了“沈南经验”,在行业内广为传颂——

采访感言

采访过程中,我们一直关注着宋立波的工作。他检查每一个焊头时那种专注、凝重的神情让我们记忆深刻。透过这种神情,我们理解了他对高铁钢轨焊接的热爱。

问及如何看待这份工作,宋立波掷地有声地道出,他对钢轨焊接工作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在他眼中,钢轨焊接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才能焊接出符合技术标准、没有质量缺陷的焊头。

冰凉的钢轨经过高温熔化、精雕细琢连接在一起,萌生了一个新的生命,铸就了中国高铁的辉煌,这也正是宋立波他们的价值所在。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