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个人的历史奇迹——记沪苏通长江大桥二分部项目总工贾维君

铁路职工   2020-07-15 09:04:54  206浏览 作者:王帮琴

历经六年多的建设,备受注目的沪苏通长江大桥于7月1日正式通车,在这座大桥后面,有无数人的坚守与付出,中铁大桥局四公司贾维君就是其中之一。

2016年5月1日,劳动节。贾维君,这位四公司设计事业部副部长、年轻一代的技术尖子,原本只是出差,却被直接调到中铁大桥局沪通大桥二分部,并且一直留在了沪苏通长江大桥,从项目部副总工干到总工。

按照惯例,一项重大项目需要公司设计部门协助,顶多就在工地呆上两三个月就可以了。当时,沪苏通长江大桥的29号墩沉井加固的技术难题,不仅是世界级的,而且是史无前例的,每前进一步都是创新施工,是没有任何经验参考的新技术。贾维君作为公司技术部门主要力量,当仁不让, 迅速来到现场,必需要提供精准的技术服务。

项目部将29号墩沉井加固分成四大战役,每个战役中都有复杂的技术悬疑问题要解决,问题是专家、施工单位、业主、监理等各方,都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在过程中,贾维君最大的体会是经历头脑风暴,被种种完全对立的意见深深缠结,以至于茶饭不思。究竟是哪种意见是对的?才最合理?每一种意见,他都要快速写出一套方案来供专家会议、专项会议来比眩

编制比选方案,有人看作力气活,但在贾维君脑海里,却在一个人的世界中形成新的头脑风暴。他就是爱钻研,认为只有吃透各种方案的优缺点,找准方案潜在正反面的可能性,才能真正解决29号墩的实际难题。

思路可以打开,可以有不同的建议,但只有一条最合适的路,并且必须一次性施工成功,那又怎么办呢?正是在项目部领导和贾维君等的共同倡议下,尽量多做1:1的实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标准。头脑风暴出现的新点子经过实验检验确实可行,那才是最好的金点子。

技术成果,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29号墩沉井加固工程产生众多技术创新,其中《防撞混凝土翻转底模》成为最大的新技术亮点,也是一项重要技术发明,经技术查新从未有过,作为主要技术发明人之一,贾维君成为该专利成果的撰稿人。这项技术成果,正是头脑风暴的产物。

防撞混凝土高度13.5米,标高范围在-0.5~-14米之间,底模需要在水深20米处安装,施工难度极大。水下底模作业空间小,又难以展开施工。钢管柱与井壁间距呈现上小下大的瓶口状态,常规结构无法从沉井顶面下放至设计标高处。

最初的构想是在正面预打一圈3米高的混凝土做支撑。但这样的构想,结构非常复杂,然后想到吊杆方案。但是,吊杆方案由于每个井孔情况不一样,且井孔上小下大,有的地方间距只有20多公分,可能无法成功下放吊杆。如果让潜水工一个个去焊,工作量大,水下焊接的质量打折扣,潜水工的工作质量又无法检查。无法检查,那绝对不行!怎么办呢?一天,贾维君与大家讨论,为什么不用预置换的办法呢?这一提议,打开了大家的思路。先将牛腿做好放下去,有缝的话,可以再填补。然而,既然可以预置换,那为什么不在钢管柱制造阶段就提前预制呢?与钢管柱一起制造,还少了一道工序。

但是,钢管柱外径就有10.2米,本是庞然大物,再像伞一样张开一圈钢牛腿,厂方指出,造好造,那样子,没有办法运输。那怎么办?贾维君先想的是做一个滑道,用钢绳系住,想打开的时候,松开绳子,牛腿就滑下去了。再在这基础上,最终优化成翻转底模结构。

最后定案的方法是底模先收拢在钢管柱的外壁上,在钢管柱与底模之间预设气管与气囊,到了需要打开时,只需要通过气管对气囊充气,底模就实现了翻转而呈伞状打开了。其后,为便于潜水员施工,又将底模由拉杆式改为下撑式。这样的技术创新,带来了直接的三大好处:其一是减少了工作量与施工难度,其二是减小了施工风险,其三是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

在29号墩,既要施工方案出得好,又要快速完成设计任务,那是一对矛盾。贾维君处理的办法是将一生所学毫无保留地拿出来,让自己总是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只要有时间,他都要多花时间反复研读自己的设计,图纸多花点时间,可能现场就减少十多个人工。年轻人,把激情拿出来,发挥自己也想不到的个人潜力。过去在机关要三五天才能完成的设计,他现在一个白天加一个夜班就可完成,且差错率的控制达到自己前所有未有的高水平。沪苏通大桥在创造历史奇迹,他个人也在创造自己的历史奇迹,产生更多创造力。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