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岗位上不平凡的付出
铁路职工 2019-06-19 19:30:40 203浏览 作者:李清澜 陆金凤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安全员的一天
天微微亮,张留红已经收拾收拾起床了,洗漱完毕后,准备着当天的工作用具,因为所在营地距离施工场地没有多远,张留红穿着反光马甲,带着安全帽出发了。每日班前会是现场安全管理员必备的课程,讲解当班安全隐患注意事项,教现场工人检查安全防护用品,从头到脚,签发动火令。班前会结束后。张留红正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当日工作例行检查,从大门进入开始,从配电箱、灭火器、龙门吊或者吊车钢丝绳等,正在运行或者将要运行的进行检查,对现场习惯性违章进行纠正和教育,对于喜欢性违章事故,张留红也绝不手软,厉声斥责并严格按照现场管理制度给予处罚。
东北的天气总是说变就变,天气预报预测会有暴雨天气,张留红再次对现场防汛设施及防汛材料进行了检查。这一路上走走看看就是一上午,然后收拾东西回办公室整理资料。午饭结束后,张留红进行了短暂的休息,下午还要安排农民工入场教育工作,张留红一点都没耽搁,第一时间到达会议室,准备着相关资料。培训结束,张留红着整理培训后的总结资料,然后填写当班的安全日志,记录本班的工作内容。这一坚持,就是近三十年的时间。
回到宿舍后,妻子还在食堂工作未下班,张留红洗了一把脸,拿着饭盒去吃完饭。这么多年,张留红在哪妻子就追随到哪里,虽然条件艰苦了些,但是两个人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张留红和妻子都是不善言辞的人,面对我们的提问也只是腼腆的微笑着不知道怎么回答。夜已深,张留红牵着妻子的手在车流涌动的马路上散步,或许他们只是代表了大多数在一线施工的人员,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他们珍惜这份工作,更珍惜这份感情。
从淮南到西北
朱海波,1966年出生在安徽阜阳,今年53岁,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在四局干了一辈子,在国内大大小小的项目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朱海波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朱海波一家三个孩子,他作为家里的老大,还需要供两个弟弟读书,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让两个弟弟有书可念,朱海波在四局龙羊峡参加工作。他说,他很感谢自己能有这个机会到四局工作,一方面父母也是四局人,从小耳濡目染对四局有一定的感情,另一方面,这份工作真的救了我们一家。或许他说的有些夸张,但是对于朱海波来说,这份救命的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从龙羊峡到公伯峡,再到深圳地铁、哈尔滨地铁,朱海波说起自己的工作经历,脸上泛着自豪的光。聊天中我们得知,朱海波本不是西北人,祖籍安徽阜阳,因为父辈在四局参加了工作,后来跟着父母就扎根在青海了,自从奶奶去世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朱海波说,以至于后来别人问他哪里人的时候,他都以为自己是西北人,他的孩子和兄弟们也都在西北安了家。说起孩子,朱师傅一脸的骄傲,两个孩子都有个工作也成了家,感觉日子越来越好,也很欣慰。
2019年初,朱师傅获得哈尔滨地铁指挥部年度优秀技术员荣誉称号,朱师傅说:“感谢单位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我,其实这些机会应该留给年轻人,让他们更有冲劲。在四局的这些年,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的天空是留给年轻人拼搏的”。人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有些事,一旦认定了就是一辈子。
四局就是我的家
大家对吴长安的称呼一般都是“吴老”,第一次听到的时候有点费解,他们是这么解释的,吴长安在四局工作了很多年,在物资设备管理方面更是颇有经验,为人也很随和,而且对年轻人也倍加照顾,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所以称呼他吴老更亲切一些,也更尊敬一些。吴长安带着妻子一辈子走南闯北,他在工地工作,妻子就在食堂上班,挣的多少无所谓,主要是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家。吴长安说,这么多年了,我们已经习惯在一起,工地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吴长安说,其实物资管理工作简单也复杂,时间久了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要熟悉所领用材料在工程中的用途、材料的型号规格系列、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在保管上做到防晒、防雨、防腐、防尘、防寒等;在领用上做到帐、物、卡相符;并做好材料保管质量检查记录、材料存在问题处理记录等。认真学习各种物资材料的保管说明,作为一名物资设备管理员不能只认为现场材料员只管现场,不在过问材料的统计。收货时做到公私分明、不漏查。对有可追溯性要求的材料全部按要求进行标识,及时做好物资领用单据二级核算的相关统计,每月按时将报废物资做好及时清理的工作;对现场临时发生的急需使用材料,进行迅速的调理或借调。
吴长安今年已经53岁了,在物资设备管理岗上已经工作了近三十年。很多人说,这个部门和这个岗位都是敏感多危的地方,很容易被诱惑。吴长安笑着说,这就完全取决于自己,把心态摆正,心思放正,人无欲则刚,不管什么部门、什么岗位,都要做好自己。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