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于千里运输线上的电力军
铁路职工 2017-04-13 10:23:38 209浏览 作者:刘春霞2000年12月31日第一台SS4G型0524电力机车在朔黄线上运营,参与中国神华集团铁路的联合运输任务,2001年8月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六公司铁路运输处成立,正式掀开了铁路运营板块发展的序幕,2016年12月11日集团公司,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和股份公司、股份公司党委关于加快“瘦身健体”要求的重大决定,对六公司铁路运营维护板块进行剥离,成立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在这个企业运输生产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朔黄铁路运输处的电力机车队也在断壮大。
“上山”“下海”勇前行
他们有的来自于云贵高原中部的云南楚雄,也有的来自于有着西北小江南之称的甘肃天水;有的来自于中国第一帝都陕西咸阳,也有的来自于有着世界上最好草原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有的来自于山城重庆,也有就是河北沧州本土人士,在这里他们却有着同样的一个名字,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电力机车队机车乘务员,他们驰骋于塞北神木到渤海湾黄骅港的千里运输线上,他们以实际行动传承者铁道兵当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乘务员口中常说的“上山”“下海”并不是真正的攀登山峰,潜行海底,而是因为在运输处所在地肃宁县去往山西神池的路上途径山区,地势逐渐增高,因而俗称之为“上山”,而在肃宁县去往的黄骅港位于渤海之滨,将煤炭资源输出至我国南方及海外市场,故俗称之为“下海”。神池南-黄骅港这条运输生产线全长580多公里,途径多处隧道、桥梁、弯道、大坡度地段,要求乘务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及饱满的精神状态。铁路运输过程中风险因素多,控制难度大,雨雪大雾等天气更是加大了运输难度。2014年2月底,朔黄铁路运输处沿线大雾弥漫,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米,及时启动不良天气应急预案,确保了作业安全,运输通畅;2016年7月19日大雨期间他们在暴风雨中坚守20余小时,确保了人身安全,在十六年的运输之路上乘务员遇到的运输难题不胜枚举,然而困难却从未成为他们前行路上的阻力,推到拦路虎,铲平荆棘路,在安全平稳的完成每一次运输生产任务的路上不断前行。
做强做大留美名
2004年曾被肃宁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企业”称号,2007年曾被朔黄铁路公司授予“先进单位”称号,更多次被集团公司、公司评为“劳动竞赛优胜单位”、“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运输处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其中也不乏这支“电力军”的功劳,电力机车队中深藏许多优秀人才,这个团队中每年都有人获得金牌司机、优秀指导司机、先进生产个人等诸多称号。
运输处以“守住神华是本分、发展神华是功臣、丧失神华是罪人”的企业发展价值观,时刻敲打着每一名朔黄运输人耳边的警钟,作为运输生产一线的电力机车乘务员更是深感责任重大,生产任务的加大,万吨、两万吨的“神华号”交流机车陆续上线运营,不断的加重着乘务员肩上的重任,于2017年4月10日正式开行的重载两万吨列车,在响应朔黄铁路公司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绿色、高效、数字化”重载铁路发展战略的同时,更是为朔黄铁路运输处、公司、集团公司画上了光辉一笔。
敬业奉献稳前行
凌晨2点钟,在大多数人正在沉睡的时候,他们正飞快的行驶在铁路线上;大年初一,在大多数人正在与亲人团聚的时候,他们正像往常一样工作在电力机车上;每个周末,在大多数人正在享受的欢愉的时候,机车成了最好的亲人与伙伴。因为无法陪伴,他们会受到亲人、爱人的埋怨,对家人虽有亏欠,但对待工作他们却毫无遗憾。经常不在家,机车操纵间成了他们的“家”;没有时间娱乐,他们就把火车的鸣笛声、车轮与钢轨的碰撞声当做最美乐曲。出勤、接班、出库及挂车作业、发车、途中运行、调车作业、到达及入库作业,这些最为熟悉的业务操作重复出现在他们每一天的生活中,他们司机手账上清晰的记录了他们“行踪”,每天都在扎实稳进的工作,学习也同样不间断,学习教育、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知识竞技让他们的“功夫练得更为炉火纯青”。朔黄铁路运输处见证了许多电力机车乘务员从学员到副司机再到司机的成长,乘务员的队伍也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不断壮大,他们平凡而敬业的工作,努力推动着企业的车轮不断前行。(刘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