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勇担抗震救灾“忠诚卫士”
企业新闻 2015-04-29 10:11:27 浏览 作者:仲良近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特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伤亡的同时,也使无数人流离失所,我国政府特向尼泊尔政府提供了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体现了大国的担当,无数志愿者前赴后继赶往救灾一线。更是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而铁路系统一定程度上作为一种国家机器,是怎样发挥其抗震救灾的作用?再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一时间全国八方支援,帐篷、食物、药品,以及抗震救灾人员,纷纷集结赶往灾区。
笔者从新闻上看到,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使全国各地的救灾物资可以顺利抵达距离重灾区100多公里的四川省天回镇、乐山和双流火车站,只需汽车转运就可快速运往灾区。这三个车站衔接多个方向,即便一个方向受地震波及暂时停运,其余方向也可保持畅通。这时候,真的彰显出铁路运输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时间赛跑,因为多一人、快一点地赶到灾区,生还者的几率就会加大,受灾者的生命就能得到保障。
面对灾难铁路迅速启动应预案,各部门“稳住阵脚、各司其职”,我们可以看到铁路部门面对灾情时,在第一时间所作出的反应就是:紧急扣停列车、全面检查线路等应急措施,确保运输安全和旅客的人身安全!这一系列的应急举措都让笔者为铁路部门的“明智之举”感到欣慰。可以看到铁路部门在此基础上,确保了线路的通畅之后,对“抗震救灾”工作的“当仁不让”。地震发生后,各个铁路局发往成都铁路局的多趟“抢”字头货物列车迅速开行,满载帐篷、食品、衣物的列车迅速开往灾区,一路优先放行“抢”字头货物列车,各种级别的列车纷纷避让,让救灾物资尽快运往地震灾区。在“抗震救灾”中为灾区民众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富物资,可谓是抗震救灾的中流砥柱!也让我们看到了铁路在公益性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历年的自然灾害来看,08年雪灾、5.12汶川大地震、云南旱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等等,铁路无疑都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是灾区在紧急关头赖以维持大局的“生命线”,不愧为国家运输的大动脉。因此,笔者觉得对于铁路的改革和发展,民众不因只看“企业”的性质,而忽视“国有”的意义。请给这些任重而道远的“国企”多一点理解和支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铁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出更加明显的作用。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