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光走过的痕迹

铁路文艺   2016-02-25 08:18:35  0浏览 作者:

张晓萌

随手翻出陆文夫的 《壶中日月》,我看到绿皮的集子里收编的那些吴侬软语般的苏州时光,微笑不由得挂在脸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心便每每被这些文字感动,阅读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静下心来细细回望自己的阅读生活,那些或长或短的文章、或简或繁的内容,不经意间已经积淀在生活的河床上,就像一枚枚并不起眼的贝壳。

初入铁路时,我被分配到陇海线上的一个扳道工区。门前是座建于民国时期的钢梁桥,虽然历经岁月的风雨,但在空旷的原野中依然算得上雄伟壮观。桥下河床宽阔但是水流并不湍急。周围两三公里之内,只有我们工区的一个小楼孤独地立在那里。上班的时候,十来个师傅星星点点地散开在附近的两座大桥上进行维修养护作业;下班时,他们跨上自行车就奔向十几公里之外温暖的家。这时候,院子里就剩下一个值班的师傅和回不了家的两三个年轻人。记得那年秋天,师傅们去沿线巡检,白天留下我一个人看守值班。常常是一整天的时间,没有一个人说话,我就打开那本简洁的 《散文》杂志,在院子里一个人大声朗读。那棵老梨树是我忠实的听众,还有后院水池里为数不多的几条草鱼。那些青春的期盼,在似水的文字里融化成内心的感悟,慢慢地渗进了我的内心深处。 《散文》转眼间就陪我走过了20年,陪着我从一个青涩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厚朴从容的母亲,让我平淡的生活一直受到文字的浸润。

那天读史铁生的 《命若琴弦》,我几次禁不住哽咽。文字是生命的一种表象,但是如果与心连在一起,却胜过任何尖利的武器。有人用 “生铁的味道”来评价史铁生文字的力度与质地,我仍觉意犹未荆史铁生的文字像青铜一样始终保留着许多原生态的东西,其艺术光芒在岁月之河的冲刷中与日增辉。

我喜欢这样的阅读生活,喜欢阅读之中伴着文字起起伏伏的心情,也喜欢阅读之后内心收获的那份宁静与满足,更喜欢阅读给我的家庭生活带来的乐趣。

儿子一直喜欢科普方面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我也慢慢推荐给他看。白岩松的 《痛并快乐着》是他初一暑假时我送给他的,季羡林的 《一生的远行》是朋友送给我而他喜欢看的一本。他喜欢简洁平实的叙述后面那些丰富的经历,对这两本书评价极高。正在青春期的他,有时候难免带点小愤青的影子,比如他没事时翻出前些年的 《杂文选刊》居然读得乐此不疲。他也喜欢读鲁迅的文章,甚至于有时会和我分享一点惊喜。

有一天读李商隐的 《锦瑟》,他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赞叹。 《锦瑟》也是我喜欢的诗歌之一,尤其是那两句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我没有像老师布置的文学赏析作业那样问他好在何处,我想很多美好的东西只要我们用心灵感受到愉悦便是最佳。

不用想太多,只当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而已。有一年冬天,我们在朋友的店里发起了读书会,时断时续地一晃就是三四年。周末的下午,三五个人围坐在一起,读一段文字,分享一点心得,偶尔也会洗茶侍笔,写那么一两行文字,让快乐的时光走过时留有痕迹。

系宝鸡工务段职工)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