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那一片不敢触碰的痛---记我的母亲
铁路文艺 2019-12-02 12:50:24 241浏览 作者:贺光清我心里有一片不敢轻易触碰的痛…我最亲爱的母亲!内心始终是不愿用“去世”二字来承认她的离开,总感觉她还会回来,只是暂时离开而已…
母亲是在1958年18岁的时候嫁给大自己12岁的父亲,由于家里太穷、姊妹又多,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堂,也做不来农活,所以从嫁给父亲那天起,她就至始至终跟随父亲到父亲工作的煤矿定居安家,母亲知道如若留在父亲老家,不会做农活的她一定会被婆家人瞧不起,所以无论如何都紧紧跟随父亲的步伐(每次母亲说到这里都会说到她的婆婆,也是我的奶奶,感谢她的理解和不挽留,让母亲离开了那个贫穷的地方)。正是母亲的坚持才让我们四姊妹出生在了续写父母故事的地方-白水滩煤矿!也才让父亲因为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而拿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各种各样的荣誉…
1958年 贺锡三 泸州地委先进工作者;隆昌县工交部先进生产者;隆昌县人民委员会先进生产者;泸州地区专署先进生产标兵
1959年 贺锡三 隆昌县人民委员会先进生产者;全国群英会劳动模范,受到毛主席的接见
1960年 贺锡三 泸州地委先进生产者;隆昌县工交部先进生产者
1961年 贺锡三 宜宾地委先进生产者
1962年 贺锡三 隆昌县工交部先进生产者;四川省劳动模范
1963年 贺锡三 隆昌县人民委员会劳动模范;第五届隆昌县人大代表
1964年 贺锡三 第三届县总工会代表 ;宜宾地委先进生产者;
隆昌县先进生产者;隆昌县第一届党代表;隆昌县第三届政协代表 ;1965年 贺锡三 第六届县人大代表
1966年 贺锡三 第二届县党代表;宜宾地区工会“五好职工”;宜宾专署“五好职工”和“安全标兵”
这些是在记载父亲的事迹中查到的部分荣誉记录(由于年代已久,部分已经遗失),在父亲一个接一个的荣誉背面我不止是看到了父亲的伟大,更看到了母亲对父亲的坚定支持、对家庭的默默的付出…
母亲常说父亲爱工作胜过爱家:结婚当天缺席,他却一直工作在一线;涨工资的名额主动让出;子女顶替工作的名额无私让给同事;婉拒工作的调动(从地下调到地面);生病时不愿意住院,怕增加单位的负担;总爱接济更困难的乡里乡亲等等,让我们本来就过得紧巴的日子更加捉襟见肘,即便这样母亲也没有一点怨言。因为父亲的善举让我们也赢得了了尊敬和善待,那段日子也应该是我们一家人虽苦却最快乐难忘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在1974年3月29日戛然而止,父亲在这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我!从此我失去了依靠,母亲失去了她的主心骨!从此母亲为了我们四姊妹的生存而起早贪黑、干比别人更多更苦更累的工作!也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工作中处处受人排挤受人压制,就连受过父亲接济的人都会处处刁难,让我们尝到人世间的各种悲凉和心酸!在当时那个年代,母亲四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5岁,是要承受多大的压力才能托起这个家!但母亲挺过来了,虽然母亲没读过书,没文化,但母亲在我眼里却是天底下最勇敢、最坚强、最伟大、最知书达理的母亲…
母亲一生没有再嫁,和子女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经常给我讲起她的心酸往事,虽只是一带而过,但从她的言语中常能听出她对心酸过往的畏惧,她老人家也养成了一辈子都改不了的勤俭习惯!女本柔弱为母则刚,妈妈,谢谢您为我们撑起这一片天!
2019年11月7日,嫂子打电话说母亲情况很不好,作为一名中国中铁铁路建设者的家属,我急急忙忙从北京的工地上赶回去,母亲已躺在医院病床上,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对于我的呼唤也只能用一个“嗯”字回应,看到母亲的那一刻我的心都快碎了,医生告知我们几姊妹,母亲身体各个器官都已衰竭,在医院也没有多大意义,把该通知的家人都通知回来,还是尽快让老人回家吧!我们四姊妹都知道母亲生前的愿望就是想回到和父亲共同生活过的地方看看,这一天大家带着母亲回到了那个她老人家生活了四十多年的地方--白水滩煤矿,到家的那一刻嫂子在母亲耳边告诉母亲:妈,我们回家了,母亲仿佛用尽她所有力气回应了一声“嗯”,拔掉管子的母亲回到家状态似乎比在医院好,意识也比在医院要好,回家第二天还会睁开眼睛看我们,正当我们都以为母亲有好转的时候,12号下午16点20分,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她心心恋恋为之付出一辈子的家!
在父亲去世四十五年之后,母亲也离开了我们追随父亲而去,我知道,母亲一辈子无比的坚强、艰辛,但母亲也是小女人,她也需要父亲宽厚肩膀的依靠!
父亲母亲只是千千万万父母亲中平凡的一员,但父亲的宽广胸怀、大国情怀激励着我们;母亲的与世无争、不抱怨、不攀比、不向命运低头的好作风影响着我们。父母在,人生自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今天是母亲离开我的第二十一天,也是母亲的八十岁生日!妈:您在那边还好吗?祝您生日快乐!!!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