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你听到了吗?

铁路文艺   2019-07-25 08:10:34  1浏览 作者:第一季第二集

“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9000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那时风动,此时心动。”这是文博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第二集)中对9000年前的乐器贾湖古笛的诗意描述。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100集文物纪录片,共四季,讲述100件文物故事。国宝文物乃大国重器,想来展现它们的故事,必是严肃厚重的长篇叙述,但这部纪录片单集时长仅在5分钟左右。有人形象地说,这是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了解一件文物。

“小而精”的定位让这个系列的纪录片满足了当下互联网用户喜欢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的需求。以文物谈文化、借文物话文明,中华浩瀚文明星空中,历史、艺术、科技、哲学皆汇聚在这短短5分钟的娓娓讲述中,短而精、小而美。

陶醉在古人巧手锻造的文物中,文明发展的足迹有了更具象也更形象的表达。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文物画在历史书上、藏在博物馆里,文物常被人们看作是年代久远、珍贵厚重、可望而不可即的。

在这部纪录片中,观众会惊喜地发现,数千年前的文物也可以很潮、很萌,充满动感,即便放在今天,依然能让你产生会心一笑的亲切感。比如首集中,6000年至6500年前,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的人头壶,陶制的壶身颇似微微扬起的头,上面眼睛、鼻子,还有微微张开的樱桃小嘴,让人不禁感慨,原来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是这样看待自己的,纯真、可爱,但又带着人类最初的凝望。

敦实、呆萌的鹰形陶鼎更是让人在看到它的第一秒就忍俊不禁,尾巴和两只胖胖的前爪巧妙地撑起了鼎的三足,动物的身体化作承载物品的容器,雄鹰飞翔的双翅自然地收拢起来,像是一个双手背后,装作大人模样的孩子。看着这样的文物,你很难不慨叹一句,原来6000年前的人已经懂得了“卖萌”。

当然,文博类纪录片也少不了煌煌历史的积淀。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第三集中,观众感受到的是另一种与国宝对话的方式。这集介绍的是曾侯乙编钟,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整集未出现一句画外音的解说词,而是以1986年中国唱片总公司采录的曾侯乙编钟音响记录贯穿始终。观众有幸听到了两段历史之音,一是1986年采录工作人员对编钟声响的介绍,二是来自公元前4世纪作为礼乐重器的曾侯乙编钟发出的金声玉振。恍惚间,人们仿佛借由声音回到了历史的原点,真可谓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泱泱中华,礼乐之邦,理当如此。

《如果国宝会说话》虽然篇幅简短,但解说词绝不简单。考究的用词、诗意的语言、凝练的概述,都让观众忍不住在心里默默重复几遍这精到的解说词。例如在描述5000年前的红山玉龙时,说玉龙蜷曲“仿佛婴儿在母体内的形象,这是个体生命被孕育的开始,也是文明被孕育的开始”;在形容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时,说中华文明通过横竖撇捺、一笔一划刻在骨头上的文字得以传扬,“因为刻骨,所以铭心”;在介绍出土于四川金沙遗址中的太阳神鸟金箔时,说“太阳神鸟,20克黄金里的宇宙,在这0.02厘米厚度记录的宇宙时光里,我们如一粒微尘般存在”……

不再枯燥难懂、脱离陈词古调,《如果国宝会说话》这样的文博类纪录片让观众看待文物的角度也随着多样的拍摄手法、时尚而富有韵味的解说词变得“年轻”起来。5分钟的讲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放空自己、融入其中,然后发现,悠悠中华,沉默千年的国家宝藏,正在与你对话。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