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汉韵味悠然
铁路文艺 2019-05-09 08:14:40 0浏览 作者:早晨5点半起床。东方升起的太阳刺破轻纱雾帐,仿佛形成了一道七色彩虹。后阳台旁,阔瓣含笑树已窜到我家四楼,直冲六楼,数百朵含笑花似少女般含蓄羞涩,竞相开放。前阳台下,绿幽幽的草坪中,桂树在春雨滋润下长出无数红嫩嫩鲜亮亮的叶子,在春风吹拂下如同姑娘的裙子轻轻摇摆,喜鹊、百灵、麻雀和不知名的鸟儿们唱着不同的声部汇,聚成一首美妙的春光晨曲。
在这样的晨间,我又刻成了一面《兰亭序》。我将《兰亭序》全篇作为边款刻在印的四个侧面上,这些字仿佛是开在家乡东白山龙门顶上的杜鹃花,又好像是插在田园里的一行行秧苗。
一个边款的完成,需要经过印面的设计、临帖到印面,再凑刀入樱如何把王羲之《兰亭序》的牵丝带线表现出来,将笔画的特点细节有所体现,入刀又不可轻涪要有金石味,唯有实践才能逐渐把控好。
25年前,我有幸结识西泠五老之一郁重今先生。2007年夏,郁先生赠送我两把刻刀和一本工具书《汉印分韵》并悉心授艺。2008年,我到郁先生寓舍,恭恭敬敬呈上新作印章八方,请先生指教。先生阅览我的印面,指出一方印的字要统一,初学者多学汉印,要做到端庄均匀,笔画粗细均衡。2009年正月,我借赴杭州开会之机,又到先生家,带上10多方印,所刻均是《兰亭序》的句子。我告诉先生,准备每句一印,刻一部《兰亭序》印谱。先生鼓励我说,如此用功,3年后必有长进。同年夏日,我将《兰亭序》印谱刻成,郁先生甚是欣喜,给我一一指教后,在印谱封面题签《斯多林篆刻兰亭序》,并作序鼓励。也是在这年,82岁高龄的郁先生又为我刻了一方“遐想斋”斋名印,这是先生对我的厚爱,更是鼓励,着实让我感动。恩师已逝,其音容笑貌依旧,谆谆教诲犹记在心。
刻印的基础在书法。刻字的技巧靠实践,在实践探索中思考。由于这方印特大,在刻中间部分的几行字时,会不小心将写好的字抹掉。口中呼吸时哈出的气,也会将写妥的字结成黑珠子。这种情况真让人心疼和懊恼。于是,我买了口罩,戴上口罩写印面,再进行细刻。这一招真行,但刻的时候袖子还得小心,不可揩拭。韩登安先生在刻印时也会不小心刻断线条或刻错字,他就用医院的石膏粉填上,等硬了重新刻。这是个很实用的小方法。
初学篆刻,我学习了《石鼓文》《泰山碑》等帖本,后倾情汉樱百学不如一精。若能将汉印学深学透学精,那是大功,是汉印专家了。而我不求成为专家,只要身体健康,我将坚持耕墨耘书锄石,乐趣悠悠然也。
本文图片由斯多林提供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