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里的光影魔术师
铁路文艺 2018-06-07 16:03:53 0浏览 作者: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的《见证》栏目播出了一部名叫《畅通大秦》的纪录片。该片讲述了一个个铁路民警驻守小站,甘受寂寞,勇斗歹徒,保卫能源大动脉的感人故事,让亿万观众更进一步认识、了解了铁路民警。
这部纪录片的制作人叫杨立强,是大同铁路公安处的一名普通民警。在今年大同铁路公安处举办的“感动警营”颁奖典礼中,他获得了2017年度“感动警营人物”。参加公安工作28年来,杨立强共拍摄了数万张新闻图片,制作电视专题片32部、微电影3部,被许多民警称为光影魔术师。
1990年,杨立强第一次接触新闻摄影。那一年,刚参加工作的杨立强被分配到大秦铁路线上的柳村站公安派出所,那里地处偏僻、生活不便,在内勤岗位上的他心里有点儿失落。但时间一长,在走访调查、宣传安全的工作中,杨立强被铁警拼搏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铁警的艰辛,杨立强拿起相机,记录铁警工作和生活的每时每刻。为了拍摄最基层一线铁警的镜头,有一天,杨立强央求所长到一个更偏僻的五等小站体验生活。在那里,他跟着驻站民警一起巡查线路,一起检查设施设备,一起买菜做饭。真可谓一起看星辰,一起听风雨。
一周时间里,他更充分地了解了铁警的故事,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用相机记录铁警生活的决心。回到派出所后,杨立强马上跑到照相馆冲洗照片,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动写下来,怀着一种激动的心情寄给了报社。
一天、两天……杨立强一直在等待,等待着美好的讯息。“当时心情特别忐忑,让我高兴的是自己拍摄了一组还算满意的作品,但又怕由于水平不高,不被选用,自己的辛苦白费不说,还让铁警工作的真情真意被埋没。”然而,报社那边杳无音信,杨立强情绪失落,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还在派出所的杨立强接到一个同事打来的电话,说在大同日报上看到了他发表的一组《小站铁警的故事》照片。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杨立强感觉十分幸福。这是他的摄影作品第一次获得肯定,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那一刻,他无比开心,因为他的拍摄和举动让更多的人知道了铁警的工作和辛劳,知道了铁路警察这个群体的精彩故事。
为了进一步提高摄影水平,杨立强用当时微薄的工资购买《中国摄影》《人像摄影》等大量摄影书籍,并利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拍摄技巧。
2006年,杨立强被调到机关,专门从事宣传工作。新的岗位给了杨立强更多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也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用光影讲述铁警故事的信心。
随着摄影水平越来越高、作品越来越多,杨立强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有时候有点苛刻。“每一张失败的照片都需要推敲和反省,不断地查找问题、否定自己,才会有所进步1工作认真的他,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
“学习摄影,要能吃苦受累,要能承受体力和意志上的挑战。”杨立强说。一套摄影设备10多公斤重,奔波中,他的双肩常常勒出红红的一道道沟。为了拍摄一张满意的图片,有时候,杨立强会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为拍摄做准备。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杨立强又产生了拍摄微电影的想法,用新媒体这种方式宣传铁警的工作生活。他观看了大量优秀的影视作品,反复查阅专业书籍,学习摄像知识。2016年,经过一个月的运作,由他导演、拍摄、制作的第一部微电影《礼物》终于诞生了。此片播出后反响强烈,荣获了公安部第二届“我奉献·我快乐”公安民警微信、微博、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同年,他拍摄的35分钟纪录片《鹰眼神探》荣获了中央电视台全国十佳长篇纪录片奖。
“一杯浑水,看不清有多深。只有静下来,才会明白自己、认清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沉淀。”杨立强始终在学习着,探索着。不仅如此,他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摄影、摄像心得传授给其他民警,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门光影艺术。
“我喜欢用影像记录工作、记录生活,更喜欢用镜头发现美,用光影传递警营里的每一个感动。”这也是他一直孜孜不倦坚持的动力所在。
本文图片由梁西征提供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