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贵在坚守——读两本《工匠精神》有感

铁路文艺   2017-10-16 18:14:11  244浏览 作者:陈淼

工匠精神,古今倶有,中外皆崇,历久弥新。

因为下错了单,两本《工匠精神》摆在了我的案头。然而,这个不经意间的错误让我对工匠精神的探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的碰撞和惊喜。

两本书封面的大标题都叫做《工匠精神》,编著者分别为中国价值型企业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付守永和美国《人物》杂志资深撰稿人亚力克﹒福奇,不过前者副标题为:向价值型员工进化,后者则是: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网上下单的时候,两本书的副标题字都不大,加上封面风格有些近似,看岔的我终让两部书在我桌上不期而遇。

付守永以一种通俗而又严谨的语言,讲述工匠精神的内涵,通过古今中外的实例说明做一个合格工匠的基本素养和需要怎样的付出,怎样保持平衡心态发挥出优秀的工匠精神。亚力克﹒福奇则分享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工匠们如何依靠纯粹的意志和拼搏的劲头,引领美国成为“创新者的国度”。

美国作家旨在宣扬本土工匠的不拘一格,立足面未免狭窄。相对而言,付守永的作品则纵观古今,放眼世界,对表象进一步深度分析,尤其对中国传承数千年的经典“匠心”文化做出了更有力的诠释。

我欣赏美国工匠们的不拘一格,但更倾心于付守永的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术、工匠之行,这是中国经典精神的体现,更适用于我们的人民,适用于每一个辛勤的中国劳动者,在这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里具有更鲜明的意义!

“匠”之道在于心。“匠”早已不再是木匣里装一把斧头那么简单的会意字,从人尽皆知的鲁班时代开始,这个字就成为中国人民智慧的象征。我喜欢看《超级工程》、看《大国工匠》,那些由平凡工作者缔造的令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由大国工匠们打造的令世人称道的国之重器和惊人绝技,无不彰显出中华伟大民族的璀璨“匠心”。

而今在移动互联网、创新成为人们口中热词的今天,工匠和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反映出人们对“匠心”的渴望。匠心主导下的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已开始将国家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全面推进。

无论做什么,每一人都有工作和岗位,对工程人而言,工匠精神就是要在对职业的敬畏中守装匠心”。心,在内;精神,显在外,胸怀“匠心”才能彰显“工匠精神”。而“匠心”,贵在毕生坚守。

“匠心”是坚守情怀。热爱自己的事业是一份崇高的情怀,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是匠心独具的力量源泉,成功的匠人们无不几十年如一日甚至倾尽毕生之力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这种不怕苦不怕难、甘于寂寞、锲而不舍,永远在路上的修行态度,激励着一代代工匠铸就梦想。

“匠心”是坚守态度。“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态度决定他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龋互联网上对“工匠精神”解释:严谨、严格、求实、求是;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这就是工匠们的态度,是每一个工作者脱颖而出的重要砝码。

“匠心”是坚守责任。遵守规矩、一丝不苟,勤劳、稳重、干练等美好词语是工匠的代名词,这些代名词恰恰印证“匠心”的责任与担当。一旦少了责任,即使最擅长的事情,也会变得一团糟。责任是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让人充满勇气排除万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完美”,把“不可想象”变成“登峰造极”。

“匠心”是坚守于积淀。“庖丁解牛”的背后是用心的历练,孔子的伟大在于求知永无底止,比尔盖茨的富可敌国非一日之功。知识需要积累,经验要积累,工匠们将理论和实践在坚守中沉淀融合,依靠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用一砖一石的堆积让人生走向价值巅峰。

“匠心”是坚守极致。追求极致,是创造永不停歇的动力,大国工匠守规矩,重规则,也重细节,一丝不苟且孜孜不倦,他们在虔诚中以精益求精、精湛技能感召人、教育人。他们既不满足于暂时的成事,也不禁锢于于世俗的成功,而是做持续改善、勇于创新的推动者,用生命演绎传奇,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

于丹老师说过:“一千六百年的莫高窟,那是多少代无名工匠,用尽了自己的体温去焐热了菩萨的慈悲。”匠心,这个充满沧桑的词语,现如今正在深深地震撼互联网时代的浮躁人心。“匠心”意味深远,工匠精神这种直击心灵的力量,代表着一个大国时代的气质与坚定。

活在当下,强在内心,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民族需要工匠精神,伟大“中国梦”需要工匠精神!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