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收藏
铁路文艺 2017-06-15 20:16:19 0浏览 作者:父亲对生活的追求比较简单,对用过的或者没有用的东西基本上是乱丢乱放的。父亲的很多同事都喜欢收藏,有收集画的、有收集瓷器的,还有收集白酒的。我去年在父亲的好友远东老师家里拜访时,见到他收集了各种木头。听说他会在闲来无事时拿起凿刀和刨具,自己制作一些木雕。我总觉得,闲暇时,坐在满墙的斜阳下,守着一院子飘着木香的根雕,做着匠人的手艺活,修身养性,那才是退休以后的生活。
但父亲却不是一个这样有情调的人。父亲也收藏,他收藏着一些古书,但他对这些古书并未珍视。他把这些古书放进抽屉,上上锁,仅此而已。结果,多年前,家里新建了房子,搬家时,才发现那些书籍都被虫蛀了。古书一般都是用线装订的,那些书在阴暗潮湿的抽屉里放得时间长了,线也就朽了,翻看时,一页一页像散开的树叶。我们手抚书纸,不禁惋惜万分。但父亲并不在意。“当初是因为喜欢看才收集的,既然隔久都不看了,可见书也就不复有它收藏的价值了。”父亲说得坦然洒脱。我把残缺不全的书一页一页拼好,用订书针订上。捧着老版的《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我渐渐释然,父亲本就这样一个不拘于形式的人,可能当初这些古书早就在他给学生授课时提供了足够多的知识,他学以致用了。这些古书也曾使孩童时的我得到一些启蒙,这些在父亲看来已足矣。所以,今日书成虫蚁之食,他也就看得淡然。
父亲这几年退休在家,热衷种茶。住在城市里的同事经常会来找父亲喝茶,茶是父亲自己揉炒的茶,开水一冲下去,叶片缓缓舒展,茶汤渐浓,一阵阵氤香扑鼻。大家夸赞着,都知道这是自家种的好茶,父亲每天这样种着地,是真正的养老方式,自给自足的生活,返璞归真,好着呐。
老人们聚在一起,难免会谈起各自的爱好。近年来兴起的收藏,让这些老人加入到“收藏大军”中。所以谈起这个话题,自然各有心得。当青花瓷遇到粗糙天然的木雕,当画画与陈年的白酒并处,老人们都能说到一块去。不搞收藏的父亲尽管插不上话,但眼神里同样含着满满的踏实和自信。有眼尖的老朋友问他:“莫不是在偷偷收藏啥宝贝呢?我们现在都在玩一些与艺术有关的东西,我不信老柏会落伍。”
老柏即是我父亲。有人知道父亲会捣鼓一些古书,所以看父亲笑得如此坦然,几个老朋友打趣要父亲把古书都拿出来,给大家开开眼。可父亲却说,古书早没了,有也是一些不完整的页码,都给白蚁吃完了。大家惋惜地说:“现在古书难得,还是收藏别的为好。”
父亲真的不搞收藏吗?偶然之间,我发现了他的秘密。因为父亲的乱丢乱放,所以每次回去,我都会习惯地收拾他的书桌。3个月前,我又一次收拾父亲的桌子,归纳整理他的记事本时,低头看到一个平时父亲锁好的抽屉,有东西外露,父亲忘记锁了。我顺手拉开一看,天啊,满满一抽屉印有铁路标记的物品,我没想到本来就有铁路情结的父亲居然有这么丰富的“宝藏”。
我看到了我在学校读书时给他写的信,每封信的信纸上都印着铁路学校的抬头。在信里我向父亲汇报在学校见到的一些事物和一些感悟,最重要的是每一封信里,我都会向父亲证明我在成长,正在学校里一步一步走得踏踏实实。
我还看到了父亲送我到衡阳时的往返火车票。薄薄的纸张因为岁月的远逝已经泛黄变软了,但依然可以看到车次,这是两张没有座位的硬座票。往事因为火车票被拉回到脑海里,记得当时父亲送我时,想省点儿钱,就那样一路从广州站到衡阳;把我送到学校时,为了省下住宿费,把我送到宿舍就又急匆匆地去火车站走去赶最早回去的火车。同样为了省钱,他买了一张回广州的站票。从广州到衡阳往返几千公里,父亲甚至没有来得及看清衡阳那个城市的面貌,就那样站了20多个小时。每每念及这些,我都感觉无比愧疚。
这两年,父亲有空的时候会跟母亲来惠州看我们,每次他都选择坐火车来,他说坐在火车上看外面的风景真的很美很舒服。每次父亲都买票,所以这些票也成了父亲珍藏的一部分。
父亲的这些宝贝可能经常会翻来看,所以不少火车票都已经皱了或卷了边。我一张一张地把这些票抚平叠好,叠的时候像捧着青花瓷的古董一样小心翼翼。
原来在父亲的心目中,这些都是至高无上的宝物,他平时把这些物品都锁得妥妥当当的,珍藏在抽屉中。
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女儿是一名铁路职工。这么多年来,我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而父亲收藏的这些东西,都见证着我的努力,父亲把所有与我和铁路有关的物品当成宝贝一样收藏着,是父亲关心我的成长。这两年我开始在铁路报刊上陆续发表一些文章,父亲也是一张不落地认真看完,然后收进抽屉里。
比起所有有价的艺术品而言,父亲知道,我的成长才是他无与伦比的财富。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