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冶情细无声
铁路文艺 2017-05-25 20:29:11 248浏览 作者:胡深世间有一种风,不急不躁,柔和细腻,总能给人以梦想的方向;世间有一种风,滋润心灵,陶冶性情,总能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它,就是家风。
一个人,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在天地之间便拥有了做人的根本。这一根本,深深地扎根在家中,汲取营养,而人生在其中,沐浴着醇厚的家风,努力地向社会长出枝蔓,历经风雨,方可成就本真的自我。
成长的路上,家风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往往是深入骨髓的。正如文坛巨匠老舍所言,“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无疑,这种生命的教育里,潜藏的正是如雨的家风。
在王红旗主编的《阅读与家风》里有这样一段话,“家是起点,是基点,是生命的港湾,也是人生归宿。传承创新,培树好家风,涵养自己,润泽子孙,使家庭和美幸福,使家族长盛不衰。”
诚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家风:有人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有人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有人说,家风是一个家庭为人做事的规矩……说法不一,但核心都指向一点——好的家风,似春雨,如春风,总是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对一个人的启迪、历练和升华。
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接触家风这个词语,是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当时,我从爸爸的谈话里听到了这个词语,就问爸爸什么是家风?或许爸爸觉得我还小,就用了一个打比喻的说法,启发地问我:“你是不是每天都要吃饭?”
我点点头,却有点疑惑地看着爸爸。
爸爸说:“人饿了,就要吃饭,就要吃粮食,对吧?其实,人的精神也会饿的,也需要吃粮食,而家风,就是精神的粮食。”
我还是不理解,就歪着小脑袋问:“精神也会饿吗?”
爸爸说:“你平时喜欢看一些漫画书、动画片,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你需要它们,确切地说,是你的精神需要它们。”
接下来,爸爸又和我谈了很多关于家风的话题,还告诉我,在精神的食粮中,家风要远远比那些漫画书和动画片重要得多,那到底有多重要呢?
爸爸看着阳台上的一盆菊花,说:“现在这盆菊花,它开得很好看,是因为它种在花盆里,泥土中有水分,有营养,而室内温度很合适,所有这些构成了菊花好好生长的环境,而家风,对于一个人来讲,也是成长的环境,环境的好坏,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盆花,都很关键。比如说,现在我把这盆菊花放到室外,现在已经是初冬了,放到外面,用不了多久,菊花就会枯萎、衰败,甚至可能死亡。”
见我有些怀疑,爸爸真的打开窗户,把那盆菊花放到了室外。到了晚上,再把菊花拿到屋里时,菊花的花朵和叶子都已经有些枯萎了,此后的几天,菊花仿佛大病了一场,过了好多天,才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看着差点死去的菊花,爸爸告诉我,“土壤、水分、空气、阳光,还有温度。这些平时没人注意,菊花也可能不会注意这些,但正是这些构成的环境,往往才是菊花活着的根本。”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但爸爸从来没有告诉我,我们家的家风是什么,或许,我们家没有写成文字的家风,没有形成规定的家风,但爸爸经常告诉我一句话,那就是,守住本真。
在我心里,守住本真,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守住本真,从我第一次听到时的懵懵懂懂,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对生活体悟的加深,这四个字,在我心里的意义也逐渐地丰富起来:上学时,守住本真,就是一份“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执著;成家时,守住本真,就是一份“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总不悔”的责任;工作时,守住本真,就是一份“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为人子女时,守住本真,就是一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孝心;为人父母时,守住本真,就是一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关爱;作为中铁人,守住本真,就是一份“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拼搏……
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而优良的家风,会从一个人诞生的那天起,此后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言、每一行,于细腻无声中,编织着一个人的人格纤维,于潜移默化中,实现着对一个人灵魂和精神的塑造。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