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家乡的那场会战
铁路文艺 2017-05-25 17:23:41 0浏览 作者:按营、连、排建制,实行军事化管理■杜学忠
从远古时代践草为径、愚公移山到当今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公路,人们为筑就方便运输和出行的道路而不懈奋斗。20世纪70年代初,焦枝铁路纵贯通车,将愚公及子孙后代“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神话寓言变为现实。
每当我乘火车经过河南济源的轵城、武村和小丁斗隧道时,望着窗外闪过的线路、车站和远处太行、王屋崇山峻岭,当年修建焦枝铁路的火红炽烈、气壮山河的场景就又浮现在眼前,让我追寻那段用青春热血建设这条铁路的历史……
吹响集合号角,代号4051
1969年10月中下旬,豫北大地秋深渐寒。几辆拖拉机满载民兵、平车镐锨等,在乡间路上颠簸,一路向济源进发。几天前,公社、村里传出修建焦枝铁路的喜讯,基干民兵踊跃报名参加,但需经过严格挑选,听说条件是出身贫下中农、政治思想好、身体好的青壮年劳力。我是出身铁路工人家庭的下乡插队知青,队里通知我作为第一批民兵奔赴工地,那年我不到20岁。
我和同伴们一路兴高采烈,年纪轻的唱起豫剧《朝阳沟》:“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年长点儿的吼起了怀梆(流行于焦作西南各县的民间剧种),本腔大嗓、豪放振奋。路上不时遇到同方向的民兵队伍,有坐卡车、拖斗车的,有赶着马车的,有拉着平车行李徒步前往的,互打招呼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一派千军万马上前线、离乡别土修铁路的景象。
就在我们向济源出发的同一时间,豫北新乡、安阳两地区22个县13万青年儿女昼夜不停地分批奔赴南太行、王屋山脚下的月山、沁阳、济源一线。拖拉机把我们拉到了济源县轵城公社雁门大队。这是一个荒山土岭的小山村,我和同伴们作为一个民兵班被安排到一个村民家中,住在一孔铺着厚厚一层干玉米秸秆和草席的大窑洞里。
接下来几天,越来越多的民兵陆续到达。我们公社、大队(按营、连、排建制,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带队干部带领大家,帮助驻地老乡修路、挑水、干农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同时组织我们学习。这时才知道,我们已进入一项国家保密性质的军事重点工程,代号4051。
作为前线民兵,当时我们只知道4051是我们所修建的这段铁路的称呼,不了解整个会战的情况。几十年后,当我看到一些相关资料才了解其概况:焦枝铁路会战打响前夕就已确定代号为4001,焦枝铁路河南段称4050工程,同时成立4个民兵师,由河南省各地市的民兵组成,从北向南依次用4051至4054工程指挥部代替。河南省参战民兵超过60万人,湖北省号称50万建路大军,可谓百万雄师。我们所在的豫北新乡、安阳两地区为第一民兵师,担负焦枝铁路首段焦连段工程修建任务。
1969年10月底,我们营、连相继在驻地召开了誓师大会,人人摩拳擦掌,表决心、发誓言,一场立下愚公移山志、王屋山下创奇迹的铁路会战提前打响。歌声响起、红旗飘扬、车轮滚动……农民兄弟从小面朝黄土背朝天,练就一副好身板,却没有想到面临的是更加艰苦险恶的鏖战。
百日亲历两次“战役”
翻阅今天的济源市地图,雁门村至焦枝铁路直线距离不过二三里。我们民兵连100多人参加的第一次战役,就是每天翻沟爬坡、几次往返这二三里山路,在分配的工段劈山填沟、垫筑路基。这里海拔三四百米,坡梁起伏、沟壑纵横、地质复杂。黄土覆盖下,泥灰岩、砂页岩与油黏土层叠压混杂,十分坚硬。我们抡镐挥锨、削平山头、挖开道路,用平车装满土石推卸深沟。镐锨飞舞、地动山摇,车子飞跑、穿梭不停,我们以快挖、多装、猛推、倒准要求自己,一干半天不休息。
此时,又传来“速度再加快”的号令,大家深受鼓舞、干劲大增。随着隆冬严寒的到来,土石层越往下挖,变化越大,石多地冻,一镐下去一个白印,半天能磨秃几把镐头,我们就咬着牙用钢钎捣、撬棍撬,用当时民兵的话说:“铁锨一蹬一转圈,钢钎一捣一冒烟。”
面对挑战,我们愈战愈勇。大冷的天,山风卷着砂砾打在脸上刷刷作响,生疼生疼,而整个工地却热火朝天,人人都是身穿单衣,挥汗如雨。为加快速度,我们早上工、晚下工,夜里加班挑灯再战,没有电灯用汽灯、马灯,一天干十五六个小时,吃4顿饭。
我们连提前完成路基土石方施工后,又接了为武村站建站备石料的任务——采石运石。附近没有石源,我们转战的采石场是西北约10公里的一条大山沟,多是些大石头,有几吨甚至几十吨重。摆在面前的任务就是放炮碎石、开山取石。我们连民兵都生活在平原,别说向石头开战了,有的连大山都没见过。好在兄弟团的队伍已进驻这里干了多日,我们就战地请教,干中学、学中干,很快掌握了选择炮位、抡锤打钎、装药点炮的爆破技术。三人或两人一组打炮眼,一人扶钢钎,两人或一人抡8磅铁锤,要配合协调,用力打准。
为节省炸药雷管,我们宁可多费力气,发挥钢钎、撬棍、锤子的作用,向石头裸露的土层挖,朝岩层间的泥质条带捣,瞄着石头的纹路打,顺着石头的裂缝撬。同时,我们根据山体石层特点和实际情况实施放大炮,以增强爆破成效,加快采石进度。
我们连胜利完成任务后,已临近1970年春节。传来消息说,4051工程大规模的路基土石方施工都已完成,大部分民兵要返回家乡,只留下一部分人投入和支援线路铺设、大小桥涵等重点工程。记得返回前,大家结伴到近处的小丁斗隧道工地走了一趟,听说隧道长1500多米,是全线大工程,有十几个县民兵团派出精兵强将和铁路工人、解放军及焦作煤矿工人等8000多人在那里攻坚,我们很想看看那个大场面。在洞口工地,我们看到几名指挥员、技术人员站在冰冷的泥水里,拿着图纸在比画,到处红旗招展,拉卸各种物料的车辆来回奔跑,抽水机、搅拌机、鼓风机等一片轰鸣,出渣、推料运输穿梭不停,轮班进洞掘进作业的突击队员满头大汗、一身泥水。如火如荼的繁忙景象令人震撼,大家都说要能留下继续战斗多好埃
依依惜别风雪中的山岭沟坡、熟悉的窑院、朴实的乡亲和这条还在火热修建中的大铁路。我和同伴们收拾好工具、行李,坐上拖斗车,上了来时的路。我们于春节前夕回到了村里,算来前后有3个多月,刚好100天。
焦枝铁路于1969年11月开工,1970年6月20日提前竣工通车,只用了7个半月。
焦枝铁路竣工后,河南、湖北两省指挥部表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我们第一师有261名“四好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光荣出席表彰大会。他们乘坐焦枝线上的第一列彩车,飞奔在自己亲手修建的铁路上赴会,何等的激动和自豪。
铁路大发展,新人在成长。年轻一代铁路人正日夜奔驰和坚守在焦枝大通道上,倾听着这条铁路的故事,用更绚烂的青春再创新的辉煌。
本文图片由杜学忠提供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