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湘闽:一个执着的盆景“创客”
铁路文艺 2017-05-04 09:07:40 3浏览 作者:周湘闽的盆栽作品。
进入农历四月,大别山区的湖北麻城龟峰山绿意盎然,野生杜鹃竞相怒放,红花似海,蔚为壮观。随着“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广告词逐渐被人熟知,杜鹃花火了,麻城火了。
同样,坐落在麻城市西北角的麻城工务段院内美不胜收:八十多盆榆树、松树、三角枫盆景,造型古朴、气质典雅,引来不少干部职工驻足观看。盆景火了,周湘闽火了。
周湘闽,武汉铁路局麻城工务段的一名汽车司机,安全行车100多万公里。他不仅车开得好,而且是一个执着的盆景“创客”。“盆景是通过汗水、智慧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的盆景有艺术价值、有魅力,好看、耐看。”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2年的春天,朋友送给周湘闽两棵松树盆景,他仔细端详,越看越有韵味,从此就迷上了盆景艺术。
早些年,周湘闽爬遍了麻城周边的每一座山。偶然的一个机会,他在悬崖的缝隙里发现了一棵奇特古雅的五针松。于是,他在朋友的帮助下,用绳子捆着自己的腰从崖壁上下去,用锤子敲碎石块,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株盆景。
后来,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考虑,周湘闽不再去山上挖树桩了,转而在盆景市场搜罗好的苗子。他跑遍了湖北麻城和河南新县、潢川的花木市场,结交了很多朋友,长了很多知识。其间,他不知走了多少路、磨破了多少双鞋。尽管如此,他仍旧乐此不疲。
“盆景是有生命力的‘活古董’,就像是我的孩子,甚至比养孩子还要花费心血和精力,一点也不敢怠慢……”周湘闽这样说道,“盆景是凝而不固、生生不息的,是有生命力的艺术,需要他的收藏者有好的眼力、耐力和心力。”一盆好的树木盆景,根、枝、干的比例要合理匀称。周湘闽从基础做起,仔细挑选树桩、培养树胚、配景栽盆,再加上日常科学地浇水、施肥、打药、修剪、整姿等措施的跟进,盆景在漫长的过程中成长、成形。同时,他通过蓄养的“加法”和修剪的“减法”,精心创造他心中早已设计好的造型。这个过程很长,大概需要12-15年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30多年的光阴打磨和心血浇灌。
“别说是修枝、打药,就是简单的浇水,都是有讲究的。”周湘闽略显严肃地说。为了学习修剪技术,奠定造型基础,他订阅了《中国花木盆景》《中国花卉盆景》两本杂志,潜心研究。记得一个周六的晚上,周湘闽躺在床上翻阅杂志,忽然被一幅精妙的盆栽造型图片所打动,他立马爬起来跑到单位。门卫李师傅问道:“周湘闽,怎么大半夜的还来单位?”“我来看看盆景,没别的。”说完,就直奔盆景园而去。他绕着一盆榆树盆景,转了一圈又一圈,认真看、仔细瞧,直到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才十分不舍地回家睡觉。此时,麻城南站候车厅上的大钟敲响了零点的钟声。
第二天一大早,周湘闽拿着剪刀等工具开始修剪起来,如同行云流水。修剪时,他完全进入了自己的世界,那股执着认真的劲儿,让人折服。有时候他一站就是一整天,甚至忘记回家吃饭,每每被爱人电话反复督促才和盆景短暂告别。
每次出差回来,周湘闽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盆景园,看看新入的榆树有没有发芽、紫薇花有没有开、三角枫的叶子是否泛红,斜出的枝是不是需要修剪、是不是需要打药、是不是需要浇水。看完后,他就坐下来,和它们说说话、聊聊天。“盆景已经成为我生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如是说。
有人看周湘闽这样痴迷盆景,就问他:“周师傅,您花费这么多心血在盆景上,能挣多少钱?”周湘闽笑着说:“我搞盆景,靠的是爱好和兴趣,培育盆景让我的内心始终保持快乐和充实。”
盆景是立体的画作,是无声的诗歌。天地之大美,展现在这一花一树一盆一土之中。面对秀茂雄奇、野趣横生的盆景,干部职工纷纷竖起大拇指,赞叹不已。周湘闽看在眼里,乐在心上。
本文图片由贺勇提供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