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铁路专业理论信息传递模式

管理&法规   2013-12-01 09:53:22  209浏览 作者:宇善良

0引言

从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提速开始,到2007年4月18日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再到2012年12月京广高速铁路的全线开通,短短十五年间中国铁路专业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由于铁路运输各类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对素质高、技术好、能力强的人才,更加渴求,以保障铁路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得到发展壮大,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铁路专业技术的发展要求

以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系统技术为例。列车在规定的距离内、在允许的时间里能否进行有效的制动与快速缓解,是铁路运输能否实现高速、重载的关键性技术条件之一。关于制动系统专业理论教学工作,就是要求我们全面培养相关的研制、运用、维护、试验等等系列化的人才。如何建构专业理论信息传递模式,培养出既具有专业基本理论、新型技术信息储备,又具有独立思维,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问题的学生,任何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的态度,主动调整教育思路、改变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认真地用好多媒体技术建构高教专业理论的信息传递模式。

2多媒体技术的利用

在建构专业理论信息传递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储备,可以使教学范畴得以拓广、教学功能得到延伸、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双向媒体形式,既可单向展示教案、习题等课件,又能随时收集和储存学习者的各种信息,可以随时对作业进行诊断和评价,分析诊断的结果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方便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保证教学工作无论内容还是模式的改革得到落实。

3建构信息传递模式

铁道车辆制动装置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计算机储存容量大、处理信息速度快和互动界面良好的功能,在保证满足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形象地表达抽象的概念、局部放大微观的现象、以模拟动态演示静态的装备作用状况。

3.1掌握现场状况,保证信息新颖、实用

随着与世界发达国家铁路运输、制造行业的不断交流,中国铁路运输“客运提速(六次大提速及开行高速动车组)、货运重载加速(大秦专运线及70t货车的普遍使用)”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车辆制动技术及其他各项技术也都在不断出现新的突破。现有的教材已经明显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建构专业理论信息传递模式,必须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各项功能,集成各种学习资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2注意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内部动力系统。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家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任何人的学习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可以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下逐渐得到激发。如应用多媒体的影、像、画、声等,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国内外铁道车辆制动技术的发展历史,展示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车辆的结构、工作原理,演示车辆制动装置从三通阀到分配阀到电空阀的结构及作用的发展过程,激发其专业兴趣。

3.3控制动静变化,突破教学难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建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生对新知识的建构是用相应的知识经验及技能进行整体性知觉的过程。如果学生不能从现实事物中发现原有知识及技能的不足成分,则新知识的建构是无法真正实现的[3]。新知识的建构不仅与原有的知识经验及技能有关,而且还与原有的知识观、学习观以及教师的教学观有关。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供按照学生的逻辑思维将会出现什么不合理现象的反馈信息,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

例如铁道车辆制动系统理论课程,主要讲授客、货车制动系统的理论依据、工作原理、设备构成、试验检修技术等等,问题分析的过程比较复杂,构件试验、单车试验、列车试验等各项试验较多,现场实用性很强。在建构信息传递的模式中,需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基本理论,观察分析一些结构复杂、内有压缩空气通路的零部件及其之间的连接关系。

学习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将外界信息的刺激传递到大脑,由大脑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知识,存储到大脑中的。早有实验证实,人们的学习,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其他来自嗅觉、触觉及味觉。由此可以看到,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视觉。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各项功能,将需要讲授的实物构件从整体中分解、局放,以不同的视角,全面、直观清楚地展示出零部件相互的配合关系,使学生准确、便捷地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快速掌握工作原理、正确分析故障原因,建立起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基础。

3.4充分享用资源信息,补充完善传递模式

教育资源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让教育资源得到合理且广泛性地利用与共享,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目的之一,这使教学工作在索取新知识方面增加了一条便捷的通道,同样也可以将这条通道介绍给学生们,让他们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信息,充分利用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多媒体课程资源。

3.5创设探索情境,不断培养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教育。实施创新能力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而创新性学习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持续学习,提高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

实施创新能力教育,必须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到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的不断创新;从课堂理论教学到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从家庭、学校小环境到社会大课堂;从教育、教研机构到各级学校教学等等,不断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各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创新学习的培养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探索性训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方法之

一。引导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得出科学的结论,让学生养成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探索性训练中,首先教师要提出比较具体的问题。如铁路客车提速后,车辆制动装置的构造、工艺、材料使用上有何新技术?轨道线路上的技术性能有哪些新的要求?各级别的技术管理规定有哪些新变化?等等。其次要指导学生,向信息的来源处查找所遇到的涉及专业领域的知识。

在依靠信息资源支持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主动地对学习环境进行操作,并从中获得自然的反馈信息,再通过这些反馈来判断自己的假设预想是否正确,从而自我建构新知识,从被动学习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6建构实训系统,不断增强实际操作技能

实践教学及培训,虽然各高校安排的学期不同、课时不同,但基本方式都是社会实践、学科基础实践和专业实践三部分。社会实践,就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等基本素质方面进行培训。学科基础实践,则是配合各学科的理论教学工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或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实践,是高等教育后期最最重要的操作技能形成和提高的实践培训部分,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从事具体工作前最好的模拟训练机会,正在引起院校及师生们的共同关注与重视'

温家宝总理曾经强调:“必须培养大批掌握新技术、有创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这类人才现在是最缺乏的。”“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坚持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教学原则,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模式,不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而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构一个集实体、模拟实训系统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中心,实现讲、演、练、评合一,为学生提供听、看、想、做一体化和个性化学习的新型课堂。

4结语

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各种技术专业理论的信息传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模式。高校教师作为专业理论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该根据现代技术发展,用先进的方法来展示专业理论知识,用有效的模式准确地演示、分解各个新知识、新理念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工作中将多媒体技术与各种技术专业理论信息传递恰如其分地整合,带动各项专业理论信息插上腾飞的翅膀,培育出更新更多的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