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分开后中国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对策研究

管理&法规   2013-11-30 21:23:08  217浏览 作者:杨金英

2012年3月10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铁道部不再保留,其原有职能一分为三。自此,中国铁路改革驶入政企分开的正轨。在政府职能与企业职能;彻底分开的新形势下,走向市场成为中国铁路企业的现实选择,也成为中国铁路企业面临的全新课题。本文从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提出铁路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既要全面把握市场的内涵,又要认清走向市场是当前铁路企业的现实选择,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探讨了在当前形势下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具体对策。

一、市场的内涵

市场经济概念的核心是市场。全面把握市场的内涵是铁路企业顺利走向市场,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学理论认为,狭义上的市场是指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广义上的市场则是指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因此,市场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层次上,是指商品流通领域,包括流通领域中的交换关系、交换场所和交换容量等具体内容。二是在抽象层次上,是指市场机制,即以价格、供求和市场竟争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构成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调节机制。市场的本质就是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

而在实践层面,一个通俗化的观点是,一个生产者想赚钱,首先就要使消费者满意,这就是市场的魅力所在。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要尽可能地使自己的产品符合消费者的意愿,让消费者满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市场。

因此,市场不仅仅是具体的商品流通领域,还是抽象的经济调节机制,更是一种关注消费者感受、体验和满意度的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关系。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是以“个人满足私欲的活动将促进社会福利”为逻辑起点,推演出市场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经典论述。我国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则认为,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使别人幸福。更通俗地讲,即利己先利人。”所以,对于铁路企业而言,要想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从市场上获利,就要从这些角度全面地把握市场

的内涵。

二、走向市场是当前铁路企业的现实选择

走向市场是经济学意义上铁路企业属性回归的客观要求。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真正的企业应该是独立于政府之外,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而不是依赖于政府、不是听命于政府。改革前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以铁道部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虽一直自称是企业,但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却集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于一身,并未真正享有和行使企业的权利,并未真正承担企业的责任,也并未真正具备企业应该具有经济属性。政企分开后,要求中国铁路总公司必须尽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必须切实体现其所应具备的独立进行生产经营决策、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能够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等企业属性。为此,铁路企业只有通过走向市场,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才能实现企业所应具备的独立性、盈利性、灵活性等经济属性的回归。

走向市场是实践层面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国有经济领域进行有进有退的经济布局调整和在国有企业内部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证明,走向市场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在民航、石化、电力、电信、邮政等关系国际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推进的“破除垄断、引入竞争”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极大地提升了这些行业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很好地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政企分开后的中国铁路企业也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成员之一。为此,借鉴其他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创新客货运输产品、实现多元化经营等策峰迅速走向市场,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是确保中国铁路改革顺利推进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3.走向市场是谋求铁路行业自身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从当前来看,中国铁路发展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一国家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运输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铁路新线建设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资产折旧等支出大幅增加的压力、生产资料价格与人工成本持续增长的压力等叠加在一起,导致铁路企业经营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从2012年6月开始,铁路货运量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并〃直延续,请求车数量减少,曰均货运装车和货物发送量明显回落。二是多年来铁路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不协调、不和谐、不可持续的问题亟待解决,深层次的矛盾与关系亟待处理。三是在铁路改革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需要破解的难点问题,如公益性与经营性运输界定和补偿问题、铁路运价体制改革问题、铁路债务的处理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既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和不断深化,又实现中国铁路的健康科学发展,就对铁路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因此,必须通过充分发挥铁路企业市场主体作用、全面推进铁路企业走向市场,不断提升铁路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完成铁路安全、经营、服务、稳定等各项重点任务,确保铁路科学发展和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当前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对策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主动面向市场。转变观念是铁路企业走向市场的根本。铁路企业要想在改革后有根本性的突破,关键不在于是否学会了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铁路企业经营管理的样式,而在于如何改变阻碍铁路企业发展的思想观念。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研究市场经济特征,树立市场意识和规则意识。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是“竞争为他人创造价值”。这就决定了,铁路企业要确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从客户需求出发设计运输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尽可能地为客户创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二是“陌生人之间的分工合作”。为此,铁路企业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品牌声誉,赢得作为陌生人的消费者的信任,从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三是“法制经济”。铁路企业的经营行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做到运输收费合理合法、经营行为合理合规。

二是明确市场主体目标,确立效益和利润理念。实现利润和效益最大化是市场主体的根本目标。铁路企业要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在市场上挖掘新的商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谋求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利润。同时,基于自身行业特性,铁路企业还要确立全面的大效益观。明确追求效益最大化不仅仅是经营部门的事情,强调经营是效益、安全是效益、服务是效益、稳定也是效益。只有通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是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倡导创新精神。创新是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铁路企业要改变过去计划体制下的经营思路和策略,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和市场营销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运输产品、创新运输组织方式,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及时洞察和有效应对市场变化,通过创新经营方式、创新管理制度等增强企业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2.改革运输组织,积极适应市场。实现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由内部生产型向市场导向型的转变,是铁路企业能否成功走向市场的关键。

传统的铁路运输组织方式是计划体制在铁路的典型代表。以货运为例,长期以来,铁路运输组织为确保运输畅通,基本都是以车流组织、调度调整为中心,其具体表现是:运输计划高于一切、运输需求受制于运输计划、营销围着生产转。其特征是:依据车流流向,编制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运输方案;依据车流径路,布局运输站段,特别是设置铁路枢纽、编组站;依据车流性质,界定运输站段的作业内容及其分工。为此铁路企业内部要进行一系列的到达、解体、集结、编组、出发、转场、取送、调车、调度作业,这不仅产生不了效益,还要花费大量成本、投入,而且还会埋下各种安全隐患,增添各种安全风险,影响运输和服务质量。

政企分开后,铁鉻运输组织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适应市场要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采取措施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运输组织思路由以车流组织为中心变为以货流组织为中心。以货流梳理车流,以信息化为支撑,精简中间作业环节,再造运输组织流程,以开行直达列车和实施货物列车客车化为运输组织方向。二是运输组织重心由以生产组织为中心变为以营销组织为中心。组建专门从事究市场、开发市场的客货营销组织部门,形成生产围着营销转、市场需求决定运输计划、按运输计划组织运输生产的局面。三是货物运输品类由“黑”货(国家重要物资等大宗货物)为主变为“黑”、“白”兼顾。2012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完成38.9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完成226175万吨,石油运量完成13777万吨,粮食运量完成10444万吨,化肥及农药运量完成9297万吨,煤炭、石油、粮食、化肥及农药发送量合计占到货物发送总量的66.72%。除此之外,铁路的货彻;品类主要还有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焦炭、非金矿、化工品等。」所以¥目前这种较为单一的“黑”货为主的运输品类,不仅极易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运量不足并最终减少运输收入,而且不适应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需要。为此,铁路应充分发挥运量大、能耗低、污染小等优势,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在保持既有“黑”货运输优势和市场份额的前提下,大力拓展具有高跗加值的“白”货市场空间,增加新的市场份额和经济增长点。

推进融合发展,大力开拓市场。实现运输业和非运输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多元化经营,拓展市场空间,是铁路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

首先,积极延伸货运服务链尽快实现由“站到站”到“门到门”的全程物流服务,增加铁路企业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铁路企业的实践证明,多元化经营是铁路企业摆脱经营困境、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以德国为例,德国铁路集团公司通过成功的资本运作,使辛克物流公司成为德铁的全资子公司,继而又相继收购施廷内斯和伯灵顿环球等国际知名物流公司,实现了集铁路、航空、水运、快捷运输等方式于一体的目标,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铁路运输组织方式,真正实现了由“站到站”到“门<到门”的转变,建立起了国际化战略下的“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务模式。其效果是,只要货主将运单交给德铁公司,它就可以建立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的综合运输方案,以满足货主要求。为此,中国铁路企业应借鉴国际铁路企业与国内相关行业物流企业的经验,树立“以客为本、恪守诚信、精益求精”的服务理念,以满足客户需要为出发..点V以先期市场调拼和市场营销为基础,根据市场需求设计运输产品、提供客户需要的服务,并制定出相应的盈利模式,不具备条件的都分甚至可与其他行业联营或者外包,通过提供“一站式”的全程物流服务,达到与客户的双赢。

其次,深度开发和利用客运资源,延伸客运服务链。第一,在对运输产品的认识上,要从传统的单纯的“位移”提供者发展到综合性的“运输载体”承担者,再到较为完美的旅客出行“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实现铁路企业角色的转变。第二,在客运产品设计上,要从传统的以关注旅客“位移”为主的核心产品设计扩展到有丰富内涵的关注旅客全部行程的整体产品设计,实现客运服务链尽可能向两端延伸。第三,在提升客运产品市场竞争力上,要着力改善旅客乘车环境、提高客运服务水平、改善客户心理感受和旅行体验,并最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最后,充分发挥铁路技术、设备、土地等资源优势,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的本质是配置资源。铁路企业拥有许多专业技术、设备和土地等资源,为此要利用各种渠道和信息,积极进行路内外市场开发,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顺应市场需求优化整合铁路资源,拓宽市场空间,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4.提升管理水平,努力确保市场。经营是开源,管理是节流。铁路企业对外开拓市场的经营活动,必须与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相结合,才能实现企业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否则,如果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效率低下,会导致管理成本过高,从而不仅使其通过对外经营、开辟市场所获得的效益大打折扣,而且更甚者会导致企业市场份额的丢失。反之,高水平的企业管理,将成为企业赢得市场、增加效益的助推器,确保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为此,要从四个层面实现铁路企业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和

人性化。

在全局层面实现系统化管理。铁路企业是一个集车、机、工、电、辆于一体,设备联网、生产联运、部门联劳的超级庞大的系统。尤其对于铁路安全而言,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乃至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将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找出来、设计好、控制住,实现系统化管理,这是铁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制度层面实现标准化管理。要实现将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控制住,就必须实行标准化管理。因为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对标准的执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铁路企业职工个体专业及各方面素质的差异而导致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变动性和随意性。为此,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制定出明确的铁路企业职工岗位标准和工作流程,告诉职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干什么、应该如何干,以及不能干什么、违规的危害程度有多大,以解决铁路职工不会干、干不好的问题;要制定出明确的干部管理标准和工作流程,告诉干部应该管什么、应该如何管,以及应该管到什么程度,以解决管理干部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

在操作层面实现规范化管理。为确保干部职工按照企业制定出来的标准和流程去工作,还必须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持之以恒的坚持,使按照岗位工作标准和安全标准去工作成为每个铁路职工的行为习惯,继而使习惯成为自觉、自发、自然的行为,从而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有序运行和企业产品竞争能力的持续提升。

在文化层面实现人性化管理。企业归根结底是人的组织。因此,现代企业在实现标准化的科学管理、规范化的行为管理的基础上,还必须

重视人性化的文化管理,这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企业应该把爱人、珍惜每个员工作为经营铁路企业的一个目的,把实现所有员工物质和精神的幸福,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把制度刚性的“硬”与以人为本的“情”有机结合,让有情的操作使职工不愿违反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