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五个“秘诀”蝶变成铁路专家引人深思
铁路评论 2013-08-27 23:14:00 0浏览 作者:赵荣知纺织工和铁路技改专家,本是两个完全不搭界的行业岗位,但有一个人却凭着一股韧劲和毅力,实现了从纺织工到铁路技改专家的完美碟变,他就是广铁集团怀化机务段机车电工何双宁。(新华网广东频道8月1日电)
笔者近日在浏览网页时无意间发现新华网的这篇报道(http://www.gd.xinhuanet.com/2013-08/01/c_116767011.htm ),这篇报道看上去很平常,没有华丽的语言,更没有绚丽的图片,如果不是笔者自身平时喜欢搜索一些关于铁路方面新闻的消息根本就不会发现。但是,对笔者而言,这篇报道特殊就特殊在报道中的“铁路专家”何双宁就是笔者身边的一名同事,这让笔者感到惊喜、感到自豪,同时也陷入了思考。
就像报道中所说一样,何双宁刚开始是一名中技毕业的纺织工人,18岁转行铁路工作后,通过近30年来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最终蝶变成一名名副其实的铁路专家,研发和改造机车技术成果64项,为车间节约成本达1100多万元,先后多次赢得国家级、省部级嘉奖和殊荣,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但在笔者的印象中,他总是一身工作装的形象出现,为人处事谦逊和善、不骄不躁。但反看如今大学毕业刚入路的青工,因为种种原因表现迷茫、目标不明、缺乏上进心的人不在少数,那么笔者在此思索:就在我们身边的“铁路专家”何双宁蝶变的经历和故事是不是值得这些渴望上进却又迷茫的年轻人深深思考一下并从中吸取点精华呢?
其实,从这篇报道中就可以了解何双宁从普通的纺织工人“蝶变”成铁路专家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千辛万苦,只是他一直在努力并没有放弃。笔者有幸向他请教成功的经验,他简单的谈到五点“秘诀”,笔者认为这对刚参加工作还在迷茫的年轻人来说绝对是“深刻一课”。
第一,树立目标。何双宁是因为在铁路参加工作后,发现在工作中电子插件配件成本过高且使用不充分造成了车间成本超支严重,所以决心学习电工电子知识改变当时的困境。
第二,勤奋好学。中技毕业的何双宁并不懂电工电子电路知识,但是凭借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硬是自学了《电路原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电气自动化控制》等书籍,为以后的技术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爱岗敬业。哪怕时间再晚、路途再远,何双宁不放过机车的任何一个疑难杂症,主动请缨,经常从早上忙到半夜,甚至连孩子生病都没时间去悉心照顾,因而多次“得罪”了家人。
第四,无私奉献。从2003年他研制出SS3B机车开关电源板故障部位自动记录仪开始,10年来,何双宁先后完成电子插件板、转向架控制板、稳压触发板、车顶绝缘装置、彩色显示器等技术成果64项,累计创效1100余万元,但是他从来没有要求单位给他提升待遇,只是将自己的知识默默地奉献给了铁路事业建设。
第五,持之以恒。在他先后取得技术成果的同时,他也被评为2005年湖南省“十佳知识型职工”、2007年“全国铁路技术能手”、“火车头奖章”等殊荣。因为业务技能突出,2011年何双宁被聘为广铁集团首席技师,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铁路技改专家。但是他从不自诩,一如既往的坚守在一线岗位上。
其实,何双宁五个“秘诀”从纺织工蝶变成铁路专家是值的更多人深思和学习的,尤其是向笔者一样工作在他身边的人更应该反省自己,多问自己一些为什么。这五点“秘诀”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厚,要做到还真不容易,但是就一名普通中技毕业的纺织工却真真切切地做到了,这对广大相对高学历高素质的却迷失在工作中的青工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鞭笞,同时也是作了正确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