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预售期延长或能破解春运难题

铁路评论   2015-01-09 00:12:23  浏览 作者:邹灿

12月6日起,铁路将火车票预售期调整为60天,这个举措表面上是火车票预售期延长,实则涵盖了对铁路服务的延伸、质量的提升和承诺时期的延长,给铁路相关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近期出现列车欠编事件,就是预售票后运输组织没跟上而造成的失误。所以,铁路的一项利民措施出台,实则有“牵一而发”的连带效益,牵动相关部门和服务的配套实施完善,是铁路自身的一次大挑战。

铁路售票时间延长无疑增加了窗口退、签票办理数量,铁路为了让旅客放心,新实施的开车15天以前退票不收手续费就是体现便民的同时,对铁路相关制度的渐进完善。火车票预售期延长至60天后,只有40天的春运将被火车票预售期完全覆盖,盲目汇聚火车出行的人们将因为超过春运期限的火车票预售期得到空前的知情权,旅客可以一次性购买春运高峰期的往返车票,而且还可以把售票的高峰期和乘降的高峰期错开,将对多年来的铁路春运起到根本疏导作用。

随着客运能力的不断增加和铁路客票系统的升级完善,中国铁路总公司认为,目前已具备延长客票预售期的条件,可以为广大旅客购票提供更为宽裕的时间选择。这与国际、国内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通行做法和发展趋势接轨。且通过延长客票预售期,铁路部门可以及早掌握客流情况,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调配运力、加开列车,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而且能够把宝贵的运力资源运用得更加充分,进而体现在运输组织能力、运力调配能力的提高上。

跨期60天的运输组织实践,不亚于每年春运、暑运的大力操戈,对铁路各项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不断提高了铁路备战春运、暑运的能力。较之以前每到春运、暑运人流拥挤时调配运力,拉动春运战和暑运战的情形,这一措施的推出,实则使铁路运力实现常态调配,提升了铁路的战斗力,达到春运、暑运常态化管理的目的,为铁路科学应对春运积累了经验。

延长客票预售期后,增大了“黄牛”倒票的风险,围绕火车票进行囤积而非法谋利的冲动将得到极大遏制,以顽疾存在的黄牛党将因为预售期延长而面临巨大的囤积风险。因为火车票出售信息对全社会公开,无票或少票将自动分流旅客选择不同交通方式,而不会在临开车前形成购买火车票的畸形市场需求,使倒票从“需”上得到了控制。同时铁路部门推行的车票实名制、严厉打击倒票的各项措施行为,也是对倒票的有力压制, 60天的火车票预售期可谓对春运“黄牛”党猖獗难题的重大破解。

我们期待通过60天时间里人们的统筹安排和铁路部门的全力配合,迎来2015年春运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站车秩序的井然有序,为民服务的清正廉洁,将温情洒满春运旅途。

无相关信息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