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铁路选择中国就是选择了明天
铁路评论 2014-12-25 21:20:52 浏览 作者:高智强12月19-22日,三天之内,李克强总理两度会晤泰国总理巴育。一次在曼谷,一次在北京。两位总理谈论话题总是离不开两个字——铁路。在22日会后两位总理表示,要以铁路合作为契机,提升合作规模和水平,更好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中泰关系与合作取得新进展。(国际在线12月23日文)
“我喜欢很快的速度。”在中国访问的泰国总理巴育饶有兴趣的参观了全国铁路调度指挥中心,并体验了京津城际列车,再次掀起一股中泰“铁路热”。
早在去年10月李克强到访泰国时,一份“大米换高铁”的计划被广为流传,即中方将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项目建设,而泰国方面则以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一时间中国高铁走出去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泰国政局发生变化,今年3月,泰国宪法法院判决国会已通过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违宪,这意味着其中的中泰高铁项目也随之暂停。5月间,泰国宪法法院判处解除英拉的总理职务,“大米换高铁”计划几乎被束在高阁。
没想到几个月之后,峰回路转,泰国铁路再次选择中国。报道说,中泰拟建设的铁路,连接泰国北部重要口岸廊开和南部工业重镇罗勇府的港口马普达普,总长800多公里,是泰国首条标准轨铁路,时速将达到160—180公里。计划将从明年开始动工,预计2022年完工,将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真金不怕火炼,这样曲折的过程恰恰印证了中国铁路技术的过硬和国际社会的认可。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泰铁路的合作不仅仅意味着中国铁路向外输出了技术、标准甚至全套管理系统,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更重要的是,这条铁路增大和增强了中国经济向南的辐射半径,把中国和东盟自贸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未来,中国还会在铁路便捷的货物运输基础上,把更多的资本和技术向外拓展,形成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新通道。
笔者确信,泰国铁路最终选择中国,就是选择了该国铁路发展的明天。祝福中泰铁路早日开花结果!(高智强)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