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与国防

铁路评论   2014-07-26 18:56:20  198浏览 作者:王泽泉

 中国铁路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中国的铁路事业经历了新旧两个根本性质不同的社会。旧中国的铁路经历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发展缓慢,经营惨淡始终无法在交通运输中独占鳌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一贯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使得中国铁路来了辉煌的发展。

  如今随着中国铁路网的不断扩大和延伸,在这个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里铁路网的覆盖遍布全国,八纵八横的路网令铁路的物资运输和人员输送在全国都居于首位。在军事运输中,铁路的作用无可替代,这就反映了铁路在国防中的重要性。铁路具有运量大、运距远、速度快、成本低、受天候影响小等特点,是战略、战役后方实施军事运输的主要手段。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接管并使用铁路进行军事运输,在解放战争中有力地支援了辽沈、平津、淮海、渡江等战役。仅辽沈战役期间,在38天内就利用铁路开行631个军用列车,运送了大批部队和物资。抗美援朝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利用铁路运入朝鲜的部队和物资达18万余车。正所谓兵贵神速,通过铁路运输达到军队和物资的快速集结和转移这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防力。铁路半军事化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铁路在军事运输上的专业素养,严谨的作业程序和专业的运输知识使得铁路在军事运输和国防建设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防力和铁路密不可分,铁路运输是国防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的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时代的铁路有了新的定位和意义,高铁快速发展使得铁路的运输能力突飞猛进,铁路网的扩大发展使得铁路运输覆盖率进一步的增加,从北京到广州,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它在中国的国防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九个小时就能到达。预计到2020年中国高铁网将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高铁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铁路的军事运输也会有飞一般的跨越,中国的国防力也会有极大地提高。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