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画卷”上构建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铁路评论   2023-11-07 23:26:17  0浏览 作者:姚斌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累计通行4583列,运送货物48.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9%、21.9%,较去年提前近半个月完成该目标。其中,满洲里、绥芬河铁路口岸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一条条中欧班列线路共同构建了新时代交通网络体系的蓝图,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中欧班列作为两国之间互利共赢的重要媒介,充分展现了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新气象。它奔驰在金灿灿的“丝路画卷”上,为促进中欧外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助力沿线各国和地区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如今中欧班列东通道已通达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等13个国家,联通我国境内60余个城市。今年7月份,同江铁路口岸首次开行中欧班列,开辟了一条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新线路,大幅缩短了该口岸到欧洲腹地的运输距离,节省了运输时间,进一步提升了中欧班列口岸通关能力,让运输方式更加快捷。这也更有利于中欧班列东通道发挥区位优势和铁路跨境物流通道的骨干作用,推动了中欧地区经贸的密切往来,为中欧外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让“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中欧班列东通道打造了独特的“铁路模式”。铁路部门通过优化口岸站区生产力布局,编排中欧班列的最佳开行方案;在运力、方向上重点向口岸倾斜,保障中欧班列换装平稳、有序;充分协调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配合,运用好95306“数字口岸”系统,提高口岸通关能力和便利化程度,确保中欧班列进出口岸便捷、高效。以中欧班列为纽带,让货物实现高效、便捷、畅通的双向输送,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欧班列正奔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路传播着合作共赢的中国之声,跨越千山万水,坚定不移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铁”的力量。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