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现象看本质,“按性别购票”并非女性乘车安全问题“最优解”

铁路评论   2023-04-23 22:54:56  0浏览 作者:杨曙宁

近日,有女乘客发帖吐槽称软卧过夜车厢分配“3男1女”,尤其是睡觉时软卧包厢的推拉门会处于关闭状态,“让人尴尬又害怕”,由此引发网友对于“软卧车厢购票时能否按性别选择”的激烈讨论。

在笔者看来,由于女性在生理上的先天因素,相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侵害。法制社会的当下,女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是应当提倡和鼓励的,部分网友所说的“只是为了满足女性的优越感”言论过于偏激。通过个性化服务,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本身也是服务行业的理念和宗旨。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按性别购票”却并非是女性乘车安全问题的“最优解”,其背后可能带来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个性化服务不能凌驾于大众利益之上,涉及到公共群体和公共规则的社会问题,更需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笔者注意到,有评论员发表观点称“12306系统此前推出了“自动为60岁以上老人优先安排下铺”的功能,引发网友一片点赞之声,为什么到了女性有诉求的时候,就如此倨傲敷衍呢?”实际上,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实时交易系统之一,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春节时段的访问高峰,网站承受的压力巨大到难以想象,一个“简单需求”的背后,可能需要经过多种技术攻关才能高效运行。“优先安排下铺”和“实行性别车厢”具有本质不同,前者是资源协调,后者则涉及到车票分发的底层逻辑,需要协调解决问题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铁路部门及时响应舆论,阐述事实,并不代表后续不会继续改进完善,为何就算是“倨傲敷衍”?不结合实际,片面地将“60岁以上老人”群体和“女性”群体简单对比,忽视背后逻辑差异,“有意无意”地将铁路部门和“女性”群体置于对立双方,颇有刻意引发舆论“哗众取宠”之嫌。要知道,并非所有问题的解决都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反复验证,才能找到真正符合大众利益、符合市场需求的解决方案。

从女性安全角度来看,软卧车厢购票时按性别选择是“治标不治本”。除了火车,还有飞机、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常用交通工具,难道深夜的末班车只能通过“由女性司机驾驶”或是“女性乘客乘坐”才能解决乘客安全问题吗?再进一步来说,还有学校、医院、银行等人员密集场所,是否也要分设“两性专用”?表面上是为了解决女性安全问题,实际上是在自我安慰。如果整个社会风气不好,女性面临的骚扰可以出现在日常各个环节,这种片面的强调保护反而容易使社会陷入恐慌,甚至进一步引发“两性平等”的舆论风波。

从社会整体角度来看,公共议题需要平衡大多数公众利益。目前我国铁路发展迅猛,全国铁路车辆种类复杂,不同列车车厢数量、座位布局都有很大差异,每逢节假日或是部分旅客流量大的热门线路,经常“一票难求”,如何精准预判某一个地区、某一车次在某一时段内需要设置多少个女性车厢和男性车厢才能不造成资源浪费?火车还有中途上下客的情况,如果有男乘客中途下车,女乘客中途上车,车厢性质如何解决?再言之,如果全部“一刀切”设置为男女分开,一家人乘坐又如何处理?这些都是按性别购票这个“简单需求”背后的复杂逻辑。事实上,2006年,原铁道部就曾要求在京沪线的Z5/6、Z21/22次列车上开设“女宾软卧”,但是从实际操作和管理过程来看,并不适宜全面推广。目前我国铁路出行均需实名制购票,每趟列车也都配有巡逻乘警,我们可以通过增设“隐私帘”或加装“报警装置”等方式,用更有效、更便捷的办法保障旅客安全,当然也可以随时联系乘务人员,帮忙协调处理具体事宜。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保护最广泛的群众利益才是“应有之义”,笔者也相信铁路相关部门能够切实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不断改善车厢设计,维护乘客隐私,保障乘客安全,为旅客出行“保驾护航”。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