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铁路评论   2022-10-22 15:20:18  0浏览 作者:过云松

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7.5%,地表水I-III类水断面比例达84.9%,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1.2%,土壤风险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进口,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10月21日 澎湃新闻)

记得小时候,中国的生态环境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电视里总会看到雾霾、沙尘暴的新闻,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总会讨论隔壁化工厂里不时传出的怪味,回乡下探亲的时候也总会听家里老人吐槽门前不再清澈见底的小溪……不过近几年来,很多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天更蓝了,水也更清了。这归功于很多惠民利民的“超级工程”顺利落地,归功于无数国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作出的努力。

以前每逢节假日,尤其是春运期间,“摩托返乡大军”就会出现在大众视野,这种出行方式既不舒适又不环保,却是很多人的无奈之举。现如今,人民出行有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比如铁路的营业里程就从2012年的9.8万公里增至15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万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并且更多的新线路还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这样的“超级工程”持续推进,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类似“摩托返乡大军”这样的出行模式在无声无息中销声匿迹。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大力发展电气化铁路、优先在公共交通上试点新能源汽车并推广,取得了优异的成果。据报道,近十年来我国铁路的电化率不断提升,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断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12年的3.79万吨下降至2021年的0.2万吨;10月20日,中国“智”造的新能源汽车首次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欧洲。

而铁路电气化改造、新能源车的发展、人民日益提升的现代化生活水平……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保底才能实现,这方面,诸如横跨长江天堑的三峡大坝、遍布大西北的风力发电厂、坐落沙漠的太阳能发电厂等多个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默默为全国人民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说起沙漠,笔者又想起了多年来在“支付宝”中辛辛苦苦攒的能量。“蚂蚁森林”作为几亿人共同参与的大项目,近年来为植树造林、改善环境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殊不知,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三北”防护林工程就已经开始,面对8大沙漠、4大沙地这些最难啃的骨头,我们没有退缩,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种树,向沙漠“收复失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坚决做好生态环境治理,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是无数上述“超级工程”的集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评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