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连弟铁路大桥 英雄精神永垂不朽
铁路评论 2021-12-15 21:56:23 0浏览 作者:刘玄义有这么一座桥,铁路架在半山腰,火车飞驰冲云霄。在豫西小秦岭余脉的山谷地带、横贯我国东西的陇海铁路上,矗立着杨连第大桥。它是我国铁道线上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铁路桥梁。
杨连第大桥地处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陇海铁路观音堂至庙沟站间,原名陇海铁路8号桥,20世纪20年代建成。大桥高45米、长172.5米,东接槐沟隧道,西连陇海铁路最长的硖石隧道,四面峭壁环绕,是当时陇海铁路上最高的桥梁,有 “陇海铁路第一高”之称。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全国第一高桥。
1944年,为阻止日军进攻,国民党军队从陕县向西撤退时将大桥破坏。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陇海铁路管理局决定修复该桥。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且缺乏修桥材料,他们采取了原地架设木排架便桥的修复方案。1946年8月,大桥恢复通车。
1949年,人民解放军渡黄河南下,占领大桥,但大桥的木排架在战斗中被焚毁。同年5月,为支援野战军挺进大西北追歼西窜之敌,铁道兵必须在3个月内修复陇海铁路8号桥。铁道兵工程部根据大桥破损情况制订抢修方案,计划加高大桥4号桥墩,凿低其余桥墩后利用滦河大桥钢梁架设新桥,并对所有桥墩裂缝进行修补。
1949年8月20日,铁道兵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开工抢修大桥,摆在面前的首要难题是如何让施工人员安全迅速地登上墩顶。当地流传着一句话:“8号顶,8号顶,失手掉成饼;8号端,8号端,上桥如上天。”
原计划是利用脚手架,或在两侧的山腰处搭建吊篮上墩。但是,无论哪种方案都需要大量的工机具,而山区交通不便,材料一时难以运到,时间又非常紧迫,两种方案都被否决了。
部队组织全体战士集思广益, 刚从天津北仓参军入伍的新战士杨连第几次到大桥下仔细观察,发现桥墩上每隔3米就有一块长50厘米、宽6厘米的铁夹板,可以落脚,而且铁夹板上有圆孔,杨连第便大胆提出:可以用带钩的杆子勾住铁夹板上的圆孔,顺着杆子爬上去,再把脚手杆绑在铁夹板上搭成单面云梯。
团首长批准后,杨连第在全团注视下,手持长杆第一个攀登,冒着随时坠落的危险,历时4个小时终于登上桥墩。在陇海铁路上工作多年的桥梁专家赞叹道:“战士中真有能人啊1登上桥墩后,杨连第用铁锤一锤一锤地将混凝土桥墩凿低了2.06米,解决了困扰工程队10多天的难题,抢修工作初战告捷。
在杨连第的带领下,铁道兵战士们勇往直前按照修复计划,共有4座桥墩需要凿低,总量达49.8立方米,靠手工凿除根本无法满足工期要求。如果近距离爆破,仅3平方米的桥墩顶面缺少隐蔽,会危及人身安全,而远距离电控爆破,部队当时又缺乏电线、点火器等器材,抢修施工再度遇到困难。
杨连第创造性地采用“小药包浅眼密爆爆破法”,将爆破装药量减小,使爆破碎块体积减小,加上木板遮挡点火等手段,一举解决了难题。3天3夜,杨连第机智勇敢地爆破了100余次,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按照他的办法,桥梁大队争分夺秒地施工。1949年10月18日,经过59个昼夜的奋战,大桥架好最后一孔钢梁,提前20天胜利通车。杨连第也因为冒险登高、英勇爆破 荣立大功一次,并被授予“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
1950年10月,杨连第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在抢修铁路桥梁中屡建奇功。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弹片击中头部,不幸牺牲,时年33岁。
1952年6月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连第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英雄”称号,其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第连”。同年,原铁道部将陇海铁路8号桥命名为杨连第桥,并在该桥的西北侧修建了杨连第烈士纪念碑,碑面上铭刻着“杨连第烈士永垂不朽”9个金色大字。纪念碑碑面分别朝着陇海铁路上下行方向,几十年来,许多乘坐列车往来的旅客,在路过杨连第桥时,都会透过车窗瞻仰高耸的纪念碑,列车经过这里时,也会用长鸣的汽笛,向烈士致敬。(刘玄义)
-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