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必须思危,知危方能图安
铁路评论 2021-06-22 21:20:07 0浏览 作者:仇薇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强调:“‘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居安必须思危,知危方能图安,治国如此,防洪更应如此。备豫不虞——事先防备意外之事,需要我们从最坏处着想,做最周全准备,在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应急处置上做好文章。
在基层语境中,应急预案和处置是两个层面的策略,具有“被动安全”的色彩。前者偏向于领导层的管理,后者才侧重于职工的作用。一提起“应急”,部分职工可能会单方面地认为是处置突发事件,减弱了“主动预防”的作用,从而导致一些应急预案机械化、形式化。“黑天鹅”“灰犀牛”的警示意义在于,危险并不只来源于显性问题,还有很多偶然的灾难、微小的问题人们视而不见。“9·11”事件后,美国反思应对不力后得出结论:缺少想象力。《生命重于泰山》专题片里深刻指出,安全生产领域里的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缺乏辨识和认知,甚至麻木。对待防洪,我们不妨立足抗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承认危机的存在,提前判断定义风险的性质;从已经发生的危机中吸取教训;站在顺风处,眼睛紧紧盯住远方,准确预测远处看似遥远的风险。只有主动识变、思变、应变,不断优化决策和行动过程,切实从最坏处着想、做最周全准备、想最系统的预案,发现“灰犀牛”、预判“黑天鹅”,才能将汛期可能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防洪应急工作直接与各种灾情风险打交道,不应只是“单兵作战”,只有注重快速高效、突出重点指挥,把所有的防洪要素和资源形成大规模系统化,才能最大限度实现优化配置,提高应急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近年来,铁路大规模系统化协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大规模迅速响应的应急演练层出不穷。在面对不能第一时间响应的问题时,更应做好连接、联合、联动、共享,第一时间控制风险,保证后续作战顺利实施。比如,有的沿线危树处理涉及供电和工务,横向协调工作是否及时;比如,铁路沿线危房处置,涉及老百姓的个人利益,能否共同做好纵向思想工作。诸如此类,只有时刻在重点、进度、流程、数据、建议上,与各方保持联动,通过风险沟通寻求共识,方能处一隅而谋大局。
当前,广州地区处于“龙舟水”时节,湖南入汛以来已发生 13 轮较强降雨,防洪进入压力最大、任务最吃紧的时候。如果我们怀着被动守土的态度,抱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不大”的幻想,工作步调不紧不慢,就有可能马失前蹄。要知道,物防、技防都是以人防为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既要避免一叶遮目不见泰山,也要善于明察秋毫,发现特殊问题,不留遗忘的角落。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邓小平也说,要有那么一股子气呀、劲呀。这种气、这种劲,就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这股劲气神就要用在纪律和规矩前,决不让制度成为稻草人,陷入“破窗效应”;要把没事当成有事来看,把小事当成大事来抓,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反思。用“敏感”发现变化,以“用心”看到本质,用“认真”提前防范,以“务实”解决问题。
防洪应急的好坏,是安全稳定的真实写照;防洪应急的经验,也是安全稳定的宝贵财富。循着这样的思路,练就“备豫不虞”的智慧大脑,方能跳出“安全事故周期律”,为安全稳定提供坚强的保证。
(仇薇)
- loading...